• 注册
  •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 关注:0 内容:481

    中医药膳发展简史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它包括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本文所提到的药膳即包括食疗内容。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药膳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药膳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行中医药膳食疗保健,不仅为我国人民的健康长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于促进世界卫生保健医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根据史实与现存资料,药膳的源流可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一、蒙昧时期(远古)?

    1.《孟子》上说:“食、色,性也”,是说人类的本能。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古话,则指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填饱肚子”的重要性,以维持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2.原始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觅食。当时的食物,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赐予。吃的食物种类很多,不可避免的误食不合适的食物,而引起不良反应。

    《韩非子•五蠹》说过:“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淮南子•修务训》也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说明了远古时期的先民,确实曾受到有害饮食所致疾病的折磨和困扰。

    3.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而不宜食用。《淮南子•修务训》说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地说明了先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避开有毒的,摄取无毒食物的情况。同时,人们发现有许多种类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后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于是,许多即可果腹,又可疗疾的食物被人们所重视,这就是中医学中“药食同源”的理论依据。质言之,人类在发现食物的同时,也就包含了食疗药膳的出现。所谓“药食同源”,应理解为源于同一发现过程,并不是食即是药,药即是食。

    4.原始人利用自然野火到人工制造火(燧人钻木取火),由于“火上燔肉,石上燔谷”,使人获得更丰富的营养,使食品更符合卫生要求,提高了人体素质和增强了抗病能力,对于人类保健具有积极的保健意义,火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以上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加工以及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些措施,都是生活中不自觉的行动,根本没有食疗药膳的概念,所以称为蒙昧时期。尽管处于蒙昧状态,却是艰难而漫长的一步,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

    萌芽时期(夏—春秋)

    据文献记载,我国药膳食疗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此时已有多种烹调方法,如商代伊尹制汤液,他的烹调技术高明,担任汤王的厨师。

    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在商汤之前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发现有陶制的酒器。酒是饮料并具有明显的医疗作用,后人认为它有“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作用。由于它是有机溶剂,能溶解出更多的有效成分,所做成药酒,后来又发展成麻醉剂。在食疗烹调中也经常用酒。?

    相传仪狄曾作酒献给夏禹品尝以健体。《诗经•风•七月》所谓“为此春酒,以介寿眉”,是说酒有延缓衰老、益寿强身的作用。至商代,伊尹制汤液,著《汤液经》,以烹调之法疗疾。

    《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有抵御风寒的作用,又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烹调成汤液,既是食品,又可是汤药,说明商代已有朴素的饮食疗法,这已经具有

    |


    1
    2
    3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医食疗
  • 今日 0
  • 内容 481
  • 关注 0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 关注:0 内容:481

    中医药膳的作用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治疗疾病

    1.以药膳为主治疗疾病?

    某些疾病或疾病中的某个阶段可以用药膳或食物为主加以治疗。例如桂枝汤就是食疗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营卫不和的主方;《金匮要略》中的甘麦大枣汤以治妇人脏躁等,都是以食疗方为主治病的实例。?

    2.药食结合以辅助治疗疾病?

    《内经》提出:“药以祛之,食以随之”,食物疗法是综合疗法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古代医家主张在病邪炽盛阶段依靠药物,一旦病邪已衰,在用药治疗的同时,饮食营养亦须及时与保证,以恢复正气,增强其抗病能力。金元四大家张从正主张攻邪居先,食养善后,这是典型的药食结合。?

    3.辨证施膳治疗疾病?

    辨证施膳是从辨证论治发展而来的。它是根据食性理论,以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阴阳属性等与人体的生理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经验作为指导,针对病人的证候,根据“五味相调,性味相连”的原则,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法则,应用相关的食物和药膳治疗调养病人,以达到治病康复的目的。病人的膳食基本上分成温补、清补、平补、专病食谱四大类。

    养生保健

    药膳用于保健养身方面数量多、范围广。近代出现的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是指以增进健康为目的补养食品。当今,我国市场上保健食品颇多,大体有下列数种:?

    1、滋补膳食?

    在中药药材中可供做滋补品和食疗药膳的达500种之多,约为全部中药药材的1/10,而我国政府卫生主管部门颁布的中药有70多种。这些特制食疗药膳食品,多出自古代书籍记载或民间经验流传以及近代加工改进的制品。其中最常用的药、食物有:人参、冬虫夏草、黄芪、山药、白术、天麻、茯苓、甘草、当归、首乌、黄精、核桃、芝麻、大枣、熊掌、燕窝、乌梢蛇、甲鱼、薏苡仁、莲子、蜂蜜、枸杞子、银耳、龙眼肉、蜂皇浆等。古代诸如《十药神书》中的大枣人参汤具有益气补血,助阳润肠等作用。《食鉴本草》中的猪肾酒,可治肾虚腰痛,《遵生八笺》中的黄精饼,具有补肺清肺作用,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特殊滋补食品和药膳是中国独有的特色食品。?

    2、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药膳佳肴?

    食药结合制成的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佳肴很多。如具有食疗保健作用的药膳菜肴、点心、小吃、糖果、蜜饯等等,不胜枚举。如元代《山家清供》中的蜜渍梅花、梅花脯等。药膳保健饮料有汤、饮、酒、浆、乳、茶、露、汁等。茶类多为单独的茶叶或与某些药物混合制成,如枸杞茶、玉磨茶、参杞酒等等,这些都是加工方法独特,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药膳食品。?

    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

    日常饮食中加入健身养生防病的食品和美味佳肴深受群众欢迎。由于药膳食品具有东方特色,富有饮食文化艺术内涵,可在家居、休息、饮宴、娱乐交际、接待宾客、旅游、疗养活动中,丰富饮食保健内容、改进烹调技术、美化人民生活、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医食疗
  • 今日 0
  • 内容 481
  • 关注 0
  •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 关注:0 内容:481

    中医药膳的特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注重整体,辩证施食

    所谓“注重整体”、“辩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如慢性胃炎患者,若证属胃寒者,宜服良附粥;证属胃阴虚者,则服玉石梅楂饮等。

    防治兼宜,效果显著

    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药膳尽这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冶疾病和健身养生的效果却是比较显著的。如山东中医学院根据古代食疗和清宫保健经验研制而成的“八珍食品”,含有山药、莲子、山楂等8种食用中药,幼儿食用30天后食欲增加者占97%,生长发育也有改善;再如,莱阳梨香菇补精,是由莱阳梨汁和香菇、银耳提取物制成,中老年慢性闩病患者服后不仅能显著改善各种症状,而且可使高脂血症者血脂下降,并可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由于中药汤剂多有苦味,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有些人,特别是儿童多畏其苦而拒绝服药。而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药物性味的选择,并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谓“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医食疗
  • 今日 0
  • 内容 481
  • 关注 0
  • 女性保健 女性保健 关注:0 内容:427

    中医药膳缓解痛经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原本月经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现象,可是有的女性却不愿意每个月都来月经,因为这些女性有痛经的问题,痛经的女性在月经期前后感到腹痛、腰痛,甚至是剧痛难忍。中医指出,女性月经病和肾功能、脾、肝、气血、子宫等都相关,而且痛经有寒热虚实之分,可以痛感来分类。喝热饮痛感减弱属寒,痛感加剧属热,喜按喜揉者属虚,越按越痛者属热。下面介绍一些可以缓解痛经的药膳给那些饱受痛经折磨的女性们。

    调经草汤

    功效:补气行气,调经止痛,可辅治气滞血瘀型痛经。

    配料:肥瘦猪肉、调经草各60克、葱、姜、八角、茴香各少量,豆油、糖、盐、料酒各适量。

    制作:

    1、将猪肉、调经草洗净;猪肉切2厘米见方块;调经草及八角、茴香装入纱布袋备用。

    2、炒锅内加入色拉油,油热后放入猪肉,翻炒至水气散出时,加清水1000毫升,放入盐、糖、料酒及纱布袋。

    3、汤开后改用文火煮90分钟即可。

    用法:佐餐食。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女性保健
  • 今日 0
  • 内容 427
  • 关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