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关注:0 内容:1409

    生姜的几种炮制方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我国生姜的栽培很广,将其进行加工后出售,效益可观,简单易学。现介绍5种生姜制品的加工方法。

    1、酱姜。原料配比:姜坯100千克、豆豉15千克、一级酱油3千克、60度白酒1千克、安息香酸钠100克。制作过程:将姜坯切成块瓣,再按姜形大小切成3~4片,置于竹席上曝晒,每100千克姜片晒至60千克左右。与此同时,将豆豉放在木甑内蒸至甑盖边??出现大气即可;将蒸好冷却的豆豉拌入晒干的姜片内装坛,要求一层姜坯一层豆豉,入坛后压紧封口;经10~15天后取出,仔细筛去豆豉,再在姜片内放入酱油、白酒、安息香酸钠后拌匀、入坛压紧、密封;再经20~30天,即得黄褐色、味鲜、辛辣、脆嫩的酱姜制品,然后包装出售。

    2、糟姜。原料配比:新鲜姜100千克、食盐2千克、红糟13千克。制作过程:将生姜洗净去皮,放入缸中;然后将食盐加35千克清水烧沸,冷却后加入红糟拌匀即为糟汁,倒入缸中,糟汁以淹没生姜为度;腌浸30天后,即得糟姜成品。糟姜贮于糟汁中,能经年不坏。

    3、姜片干。选肥大无嫩芽的新鲜姜切片,用沸水烫5~6分钟,使姜内的淀粉润洁。然后每100千克鲜姜用硫磺1.5千克进行5分钟左右的熏硫溜,尔后用冷水洗净,再送入烘干室内烘干,温度以65℃~70℃为宜。烘时温度应逐渐上升,免得淀粉糖化、变质发黏。

    经过烘干,即得姜片干成品。目前中药店出售的姜片干,大多用这种方法制得,它具有回阳、温肺化痰、温经止血的作用(未经加工的生姜,也是一种常用中药,有发散风寒、温中止呕、解毒的作用)。

    4、酸姜。选择幼嫩、无虫眼、无伤疤的鲜姜,洗净、晒干后切成块瓣,再按每100千克块瓣加香醋35千克、食盐10千克、花椒1千克的比例配合,一起入缸内浸腌(将缸置于低温的室内),经常搅动。经15天左右,即得别具风味的酸姜。

    5、糖姜片。原料配比:鲜姜50千克、白砂糖30千克、白糖粉4千克。制作过程:将鲜姜斜切成薄片,加清水40千克放在锅内煮沸,捞出漂洗干净,榨去水分。再用白砂糖和清水11千克放入锅内煮沸,倒入榨去水分的姜片,上下翻动煮90分钟左右,至糖液浓厚、下滴成珠时,即可离火捞出。最后,用白糖粉抖匀摊晒一天后筛去多余的糖粉,干燥后即为糖姜片成品。

    生姜深加工技术

    一、糖姜片

    1、原料配比

    鲜姜50千克、白砂糖30千克、白糖粉4千克。

    2、制作过程

    将鲜姜切成薄片,加清水40千克入在锅内煮沸,捞出漂洗干净,榨去水份。再用白砂糖和清水11千克放在锅内煮沸,倒入榨去水分的姜片,上下翻动,煮90分钟左右,至糖液浓厚,下滴成珠的时离火捞出。最后用白糖粉拌匀,摊晒1天后筛多余的糖粉,干燥后即为成品。

    二、姜片干

    选择肥大无嫩芽的新鲜姜切片,用沸水烫5~6分钟,然后每100千克鲜姜用硫磺1.5千克熏约5分钟,然后用冷水洗净,送入烘干室内烘干,温度以65~70℃为宜。烘时温度应逐渐上升,以防淀粉糖化,变质发粘,影响品质。

    三、糖姜

    1、原料配比

    新鲜生姜100千克,食盐2千克,红糖13千克。

    2、制作过程

    将生姜洗净去皮,放入缸中;然后将食盐加入35千克清水烧沸,冷却后加入红糖拌匀即为糟汁,倒入缸中,糟汁以淹没生姜为度;腌浸1个月即为成品。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关注:0 内容:1409

    生姜的炮制方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生姜又名荣姜、鲜姜。载《名医别录》。系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10~12月茎叶枯黄时采挖,去掉茎叶、须根及泥沙。

    【炮制方法】1.生姜:《肘后备急方》:“去皮,切。”现行,取鲜姜,除去杂质。洗净,用时切片。

    2.姜皮:取净生姜,削取外皮。

    3.煨姜:《理伤续断秘方》;“面煨。”《普济方》:。纸裹煨过,半生半熟。”现行,取生姜块,置无烟炉火上,烤至半熟,或用草纸包裹生姜数层,浸湿后置炉台上或热火灰中,熳至纸变焦黄、姜半熟时取出,除去纸,切薄片。

    【饮片性状】生姜呈不规则的长椭圆形薄片,大小不一。片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姜皮黄褐色或灰棕色。煨姜为不规则薄片,姜皮偶见焦斑,表面显油黄色。辛辣气味减弱,微苦。

    【炮制作用】生姜性味辛、微温。归肺、胃、脾经。具有敝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功能。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可单味煎服,也可捣碎取汁,配伍他药共用。如治患者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的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煨姜辛、苦,性温平。药性缓和,解表作用减弱,作用偏于温中止呕,散寒止痛止泻。用于中寒腹痛、吐泻,常配木香、甘草周用。姜皮走表,有利水作用,用于脾虚受湿,气滞水停者,常与大腹皮,茯芩皮等合用,方如五皮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炮制研究】生姜切制始载于汉代《金匮要略》。唐代有面煨制、炒焦制。宋代增加巴豆煨制、盐腌焙干。元代增加药汁制、盐曲制。明代新增醋制、泔水制、甘草制。清代又有童便制、蜜制等方法出现。目前,多为捣汁、切片生用、煨制用。姜“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要热则去皮,要冷则留皮”(《本草通玄》)。“生用发散,熟用和中,捣汁通窍,开隔豁痰救卒暴,治水肿用皮,止呕泻煨用,血症炒炭”(《得配本草》)。“生姜,煨熟则降而不升,止腹痛泄利,扶脾气,散郁结,故迫遥散用之。生姜捣汁,则大走经络,与竹沥则去热痰,同半夏则治寒痰”(《本经逢源》)。“生姜煨熟则暖而性降,治中焦腹痛之虚寒。蜜炙则润以兼疏,散肺部风痰之咳嗽。姜汁豁痰通络,体用颇殊。姜皮散水和脾,温凉稍异”(《本草便读》)。

    鲜姜中挥发油含量较高,姜油含挥发性成分。煨制后挥发油含量明显降低。颜色加深,物理常数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姜皮中挥发油含量较低。

    生姜水煎液,醚提取物均无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鲜姜及其提取物、注射液等则有止吐和抗运动病的作用,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有抗氧化作用,抗微生物作用,能抑制亚硝酸合成。

    鲜姜无明显毒性。常作为姜制炮制辅料。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一、精细整地

    选择背西或稍荫蔽的砂质土或壤土、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播种前15天左右,先进行深翻19.8~26.4厘米,临播种时充分耙碎、整平,东西向起畦,畦宽132~165厘米,高19.8~23.1厘米,畦沟宽约30厘米,四周要开通排水沟。 

     二、选种消毒

    可选择双排姜、肉姜等高产品种,且粗壮饱满的姜块作种,严格剔除表皮脱落、姜肉变色的病残姜块,后晒种3~5整天,晒至姜皮稍皱,再用1:1:150的波尔多液浸种消毒10分钟。捞起晾干。按姜芽的位置切好姜体,每块保持1~2个粗壮芽,一般在50克以上。姜体愈大,姜苗愈壮,产量高。 

     三、适时排种,合理密植

    较暖地区在“春分”至清明下种为宜。种植规格,坡地行株50×26.4厘米,植穴深13.2~16.5厘米。下种时芽头向上,芽向统一朝南,以便以后挖取母姜。播后每亩用100公斤草木灰拌细土盖约2厘米厚,再铺放一层稻草保湿,并抑制杂草生长。 

     四、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每亩用40~50担腐熟猪牛栏粪,15~17.5公斤过磷酸钙作基肥,拌匀施于种植穴底部,再覆土下种。及时追肥,姜芽出土6.6~10厘米时每亩施淋稀粪水20~30担,这时不宜施用化肥,否则会发生烂芽烂种。6月份是发芽长苗期,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或硫酸铵15~17.5公斤,或粪水30~35担。7月份是块茎长大期,每亩施碳铵15~2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并结合除草培土,以利姜块肥大和防止露出地面。 

     五、搞好水分管理

    播后3~4天浇水一次,苗高10厘米左右时,用腐熟粪水冲水淋施,既可促苗又可防旱。生长期内要保持土壤湿润,以表土不发白为原则,遇干旱要浇水或灌跑马水,8~9月份是生姜枝叶与姜块生长旺盛期,必须经常浇灌,以黄昏或早上8时前浇灌为好,如遇大雨要及时排除渍水,否则会引起闷烂姜。 

     六、及时防治病虫害

    生姜易得姜瘟病和受钻心虫危害。预防姜瘟的方法:要严格剔除病姜,实行轮作,防渍水,防暴肥,及时拔除病株,病穴内撒石灰消毒。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6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或石灰3公斤、退菌特0.5公斤、水100公斤,搅匀淋洒,每隔2~3天一次,连用2~3次。防治钻心虫,每亩可用2.5%敌百虫1~2公斤,加细泥粉30~40公斤拌成毒土,在露水未干时撒施。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生姜的功效: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功用: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生姜的作用:

    1、降温提神 增进食欲:

    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病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的疼痛、呕吐、泛酸、饥饿感等用生姜50克煎水喝,可使症状迅速消除。

    2、抗菌防病 治疗肠炎:

    美国和丹麦的科学家通过试验证实,生姜干粉可缓解晕动病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效率达90%左右,且药效可持续4小时以上。民间用吃生姜的办法防止晕车、晕船,有的用生姜片贴内关穴,有明显的防晕效果。

    盛夏季节,细菌生长繁殖异常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肠胃炎,此时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茶用沸水冲泡后饮用,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沙门氏菌效果明显。生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

    3、开胃健脾 防暑救急:

    夏天,人们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对着吹,很容易受寒,引起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将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中医认为生姜能“通神明”,即提神醒脑。夏季中暑昏厥不省人事时,用姜汁一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醒过来。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及胸闷恶心的病人,适当吃点生姜汤大有裨益。我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里面就含有生姜的成分,目的就是驱风健胃和提神醒脑。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生姜的药用价值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生姜又称鲜姜、黄姜,有独特的辛辣芳香,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能使各种菜肴鲜美可口,味道清香。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所以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

    生姜的辣味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姜酚三种,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有健胃的功能。生姜还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功效,着凉、感冒时熬些姜汤喝,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生姜还可治晕车晕船。生姜也是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

    生姜延年益寿的功效,已被现代药理实验所证实。生姜中的姜辣素经消化吸收后,能产生一种抗衰老过氧化物歧化酶,从而抑制体内的脂褐质色素的产生和沉积,延缓细胞的衰老。因此,中老年人在平常膳食中适量地吃点生姜和姜制品,可以达到防病抗衰、颐养天年的效用。另外,生姜中的姜辣素及姜油(姜醇、姜烯),对人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防治感冒有一定的疗效。

    生姜的配伍——生姜和"它的“搭挡们”

    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配合半夏、竹菇、黄连等同用,治胃热呕吐。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治疗半夏毒、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①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3~10滴,冲服。

    ②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为1~4. 5克,煎服。

    ③煨姜:将原只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用。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一般用量为2~3片,煎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