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中医食疗方_中医食疗_一起好创
  • 注册
  •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 关注:0 内容:480

    慢性胃炎的中医食疗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小茴香粥:炒小茴香30克,粳米200克。将小茴香装于纱布袋内扎口,入锅加水先煮半小时或40分钟弃药包,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及适量水同煮至熟。酌加精盐、味精调味即可。

    早晚服用。健脾开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脘腹冷痛,慢性胃炎,纳差等症。

    (2)山药羊乳羹:山药50克,新鲜羊乳500毫升,白砂糖或蜂蜜适量。将山药在锅中炒至微黄,轧碎辗为细末;将羊乳烧沸,加入山药末和白砂糖搅匀即 成。每日1次。益气养阴,补肾健脾。适用于慢性胃炎、呃逆反胃等的食疗调补。?

    (3)玉参焖鸭:净鸭1只(约2000克),玉竹20克,沙参20克,各种调料适量。将玉竹、沙参洗净,切片,混合加水煮提取2次得玉竹、沙参浓缩汁约40毫升;鸭 子由背部劈开,冼净,放盆内,加入盐、料酒、葱各少许,入笼蒸至熟烂;锅内注入原汤、 鸭子、玉竹和沙参浓缩汁、精盐、料酒、白糖、葱,文火焖至鸭肉熟烂,将鸭子切成适宜的 块,按原体形排于盘中,原汤用鸡油,淀粉勾成汁,浇上即成。食肉喝汤。滋补胃阴虚。适用于胃阴虚所致的慢性胃炎。?

    (4)玉竹山药鸽肉汤:玉竹15克,山药20克,净白鸽1只,精盐及调料各适量。将鸽子肉切块,放砂锅中加玉竹、山药、精盐、调料,加水500毫升,文火炖煮60 分钟,肉熟烂后饮汤食肉。随意服食。健脾益气,滋阴止渴。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补养,及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辅助 食疗。?

    (5)平菇炖肉:猪精肉250克,鲜平菇250克,料酒、食盐、葱段、姜片、生油各适量。先将猪肉洗净,入沸水锅略氽片刻;然后把肉块放入锅中加入料酒,摆上葱节,姜 片,注入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至肉熟烂,倒入平菇熟透入味即成。佐餐食用。

    本品具有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防癌、抗癌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6)肉桂粳米粥:肉桂末1~2克,粳米100克,砂糖适量。先将肉桂研成细末;再将粳米、砂糖共放入砂内,加水煮为稀粥,然后取肉桂末1~2 克,调入粥中,改用文火,再煮沸,待粥调停火即可。早晚餐时空腹温食。温中和胃。主治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7)沙参蛋汤:北沙参30克,红皮鸡蛋2个,冰糖适量。将沙参切小块,鸡蛋洗净,加水适量,共煮,水沸10分钟后取蛋去壳,放汤中再煮 并加冰糖,5分钟后即成。取汤温热,食蛋。每日1次,连用1个月。滋阴润燥,生津凉血,是萎缩性慢性胃炎病人的常用食疗佳品。?

    (8)花生乌贼骨面:乌贼骨、生花生仁、炒花生仁各150克。将上3种配料共碾成细粉,搅匀装入容器中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1~2匙。当日见效,以7~10天为一疗程。消炎止痛,养胃补脾。主治胃炎、胃溃疡。

    (9)麦饭石粥:麦饭石100克,大米100克。先将麦饭石捣碎成粉粒状,加水浸泡半小时后,放火上煮沸,用纱布滤取汁,去石 ;再将淘洗干净的大米放入锅内,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健脾和胃,清热去湿。常服此粥可治疗胃病、贫血等病。

    (10)佛手露:佛手柑80克。每次取香气浓郁的佛手放入烧瓶内,加水适量,盖上瓶塞后接好冷凝管;用酒精炉 给烧瓶加热,待烧开后收取蒸馏液。每日2~3次,每次1杯,温热饮用,连服4天左右。理气舒肝,悦脾开胃。适用于慢性胃炎,神经性胃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11)玫瑰露:玫瑰花约40克。每年4~6月间,在玫瑰花蕾将开放时,选取朵大、瓣厚、色紫、鲜艳、香气浓者, 分批采摘后,用小火迅速烘干;烘时将花摊成薄层,花冠向下,待其干燥后,再翻转烘干其 余部分;将干玫瑰花约40克放入烧瓶内,加入适量清水,将瓶塞盖上,接上冷凝管;然后将 烧瓶置于酒精炉上加热,烧开后收取蒸馏液既得玫瑰露(即玫瑰花的蒸馏液)。每日2~3次,每次80毫升左右,温热饮用,连服约6天。养胃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百病拔罐 百病拔罐 关注:0 内容:117

    慢性胃炎的拔罐疗法[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为胃痛。慢性胃炎可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也可因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口、鼻、咽、幽门部位的感染病灶及自身的免疫性疾病等原因而导致。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性的上腹部疼痛、胃口差、消化不良、胃酸过多、饱胀感、嗳气等。一般分为胃气壅滞、肝胃气滞、脾胃虚寒3型。

    一、胃气壅滞

    (一)症状

    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嗳气,有酸腐气味,或有明显伤食病史,或有感受外邪病史,或有怕冷、怕热、肢体困重等感觉。

    (二)治法

    (1)选穴 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内关、足三里。

    (2)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见图2-10-1)。

    慢性胃炎的拔罐疗法[图]

    图 2-10-1 上脘、中脘、下脘、天枢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10-1]。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见图2-10-1)。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见图2-10-1)。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4-5)。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 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各穴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肝胃气滞

    (一)症状

    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疼痛攻撑走窜,可因情志变化而加重,伴有善太息,不思饮食,精神抑郁,夜寐不安。

    (二)治法

    (1)选穴 肝俞、期门、中脘、足三里。

    (2)定位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6-2]。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男性可取任意体位,女性取卧位,乳头直下,往下数两根肋骨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2)。

    慢性胃炎的拔罐疗法[图]

    图 2-10-2 期门

    中脘:见前。

    足三里:见前。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脾胃虚寒

    (一)症状

    胃脘隐痛,遇寒冷或饥饿时疼痛加剧,得温暖或进食后则缓解,喜温暖,喜按揉,伴有面色差,神疲,四肢乏力、不温,食少便稀薄,或吐清水。

    (二)治法

    (1)选穴 脾俞、胃俞、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3]。

    &nb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百病刮痧 百病刮痧 关注:0 内容:130

    慢性胃炎的刮痧疗法[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伴黏膜糜烂患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临床一般分为胃气壅滞、肝胃气滞、脾胃虚寒3型。

    一、胃气壅滞

    (一)症状

    可见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

    (二)治法

    (1)选穴 天枢、足三里、内关、里内庭、下脘至神阙、阴陵泉。(见图2-9-1、图2-9-2、图2-8-2、图2-8-4)

    慢性胃炎的刮痧疗法[图] 慢性胃炎的刮痧疗法[图]

    (2)定位 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里内庭:在足底,当第二、三趾骨问,与内庭穴相对处。(内庭:当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下脘: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神阙: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阴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腹部下脘至脐中、天枢,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阴陵泉、足三里,最后刮里内庭。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腹部正中线下脘穴至天枢穴,用刮板角部白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刮拭上肢内侧部内关穴,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下肢内侧阴陵泉穴和外侧足三里穴,各30次,可不出痧。最后刮拭足部里内庭穴,用刮板角部刮拭,出痧为度。

    二、肝胃气滞

    (一)症状

    可见胃部攻撑作痛,胸闷暖气,喜叹息。

    (二)治法

    (1)选穴 足三里、中脘、太冲、期门、内关、膻中。(见图2-8-3、图2-9-1、图2-9-3、图2-9-4、图2-7-3)

    (2)定位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膻中: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慢性胃炎的刮痧疗法[图] 慢性胃炎的刮痧疗法[图]

    (3)刮拭顺序 先刮胸腹部膻中至中脘,再刮胁部期门,然后刮前臂内关,再刮下肢足三里,最后刮足背的太冲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腹部正中线膻中穴至中脘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问,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刮拭上肢内侧部内关穴,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30次,可不出痧。最后刮拭足背部太冲穴,用刮板角部刮拭,出痧为度。

    三、脾胃虚寒

    (一)症状

    可见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

    (二)治法

    &n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磁圆梅针 磁圆梅针 关注:0 内容:51

    慢性胃炎磁圆梅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慢性胃炎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2006年上海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建议将内镜下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

    叩刺部位:背部督脉及膀胱经1、2侧线(椎体旁开1.5寸、3寸处);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脾俞、背部阳性反应点(按压5~8胸椎两侧,部分病人可出现酸痛、麻木的不同反应)。

    辨证加减用穴:肝气犯胃加太冲;肝胃郁热加太冲、阳陵泉;瘀阻胃络加膈俞、血海、三阴交;胃阴不足加三阴交;脾虚胃弱三阴交、太白。

    操作规程:患者取俯卧位,采用磁圆梅针圆针头叩刺背部督脉及膀胱经1、2侧线(椎体旁开l.5寸、3寸处),由上而下,由轻到重3~5遍;重点叩打脾俞、胃俞及阳性反应点则重点叩刺,潮红为度。

    患者取仰卧位,刮摩上腹部,重点点揉中脘、内关、足三里,潮红为度。

    操作间隔: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主治:慢性胃炎。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飞针 飞针 关注:0 内容:92

    慢性胃炎飞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多种原因均可致病,以饮食、情志所伤多见,但机体脾胃素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其病机可以概括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个方面,初起多实,病在气分,久病以虚为主,或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病在血分。

    刺激部位:上腹部中线,足阳明线,上腹部刺激区,双侧颊内黏膜的白斑。

    食滞伤胃加足阴线,脾胃虚寒加背侧1线胸部段,胃阴亏虚加上腹部侧1线,热邪犯胃加下腹部侧1线、内庭,肝郁犯胃、肝火犯胃加足厥阴经筋膝下至足趾段,瘀滞伤胃加脱俞、血海,湿困脾胃加足阴线、背侧2线、上腹部侧2线。

    针具选取:毫针或圆利针,丛针,三棱针,鑱针。

    操作规程:上腹中线、足阳明线、足阴线、背侧(1、2)线、上腹部侧(1、2)线、下腹侧1线、足厥阴经筋均用毫针或圆利针飞针刺激,上腹部刺激区用丛针飞针刺激,内庭、脱俞、血海行三棱针点刺放血,双侧颊内黏膜的白斑用鑱针划割,微出血为度。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电针 电针 关注:0 内容:55

    慢性胃炎电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其主要原因,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其发病随年龄而增加,男性多于女性,一般无季节性。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调、感受寒邪、饮酒过度、郁闷气滞不舒所致;或因肝气久郁,化火伤阴,淤血内阻,致病情加重;或肝气犯胃,饮食停聚,中焦气机不通,发为本病;或脾胃虚弱,夹湿、夹淤所致;或禀赋不足,劳倦过度,久病正气不复所致。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慢性胃炎应属于中医“胃痛”范畴,应辨寒热虚实,在气在血,及兼夹证。

    辨寒热:寒性凝滞收引,可致气机凝滞而作痛,寒有虚实之别,实证多属寒邪犯胃,多见胃痛暴作,疼痛剧烈而拒按,并有喜暖恶凉,苔白,脉弦紧等特点;脾胃阳虚之虚寒胃痛,多隐隐作痛,喜温喜按,遇冷加剧,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弱。热结火郁,胃气失和之胃痛,多为灼痛,痛势急迫,伴烦渴喜饮,喜冷恶热,便秘搜赤,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

    辨虚实:胃痛且胀,大便秘结不通者多属实,痛而不胀,大便塘薄者多属虚,喜凉者多实,喜温者多虚,拒按者多实,喜按者多虚,食后痛甚者多实,饥而痛增者多虚,痛剧固定不移者多实,痛缓无定处者多虚,新病体壮者多实,久病体虚者多虚,脉实者多实,脉虚者多虚。

    辨气血:初痛在气,久痛在血;在气者胃胀且痛,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痛时止,触之无形;病属血分者,持续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尤甚,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伴吐血、便血。

    慢性胃炎电针疗法

    取穴:内关(双)、足三里(双)、中脘、百会、梁门、梁丘。

    操作规程:病人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每次选4-6穴,接电针仪,用频率120次/分的连续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通电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2天接下一个疗程,共2-3个疗程。

    电针治疗慢性胃炎,如能坚持治疗,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远期疗效。但应分清胃炎的类别,如果伴有溃疡出血者,一般不用电针治疗,必须考虑中西医综合疗法。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