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煎服 中药煎服 关注:0 内容:149

    中药并非都是趁热喝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有人喝中药时总是趁热喝。但据中医专家说:虽然许多中药要求温服,但并非都是如此,有不少汤药是要放凉了再喝的。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仅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

    在南方,夏天经常服用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对于服中药,一般来讲,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患有“阳病”的患者多表现热证,出现周身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口舌生疮、舌质红、舌苔黄、脉搏快等;而“阴病”多表现为寒证,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腹冷痛、肢冷神靡、下利清谷、水肿、舌淡、苔薄白等。

    在中药方剂中,有个小窍门,一般情况下,叫做“汤”的多数热服,而叫做“饮”的多数需要凉服。因为古语中汤和饮本身就是有温度区别的。但为慎重起见,患者最好在开完药后,再问一下中医师相关的服用方法,以防出现偏差。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中药冰片详细介绍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冰片又名龙脑香;梅片。味辛苦,性微寒。香窜善走,无处不到。能散郁火,通诸窍;兼能清心醒脑,去目赤云翳。可用于风痰急闭、惊痫卒倒、疮疡痈肿、目赤云翳等情况,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1、风痰急闭、惊痫卒倒:凡由于风痰上扰、痰热迷心、小儿热病急惊风、癫痫、中风卒倒而发生神志昏迷、吊眼、抽搐、失语等症,皆可用冰片开心窍、清心热而醒脑安神。常配合牛黄、胆南星、雄黄、麝香、天竺黄、全蝎、蜈蚣、防风、黄连、郁金等,作为丸剂服例如牛黄清心丸、镇惊丸(成药)等。

    2、咽喉肿痛、口疮、牙痛:因火热郁闭、火热上攻而致的咽喉疼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症,可用冰片配合黄连、黄芩、牛黄、生大黄、元参、生地、连翘、防风、山豆根等同用。常用的成药如牛黄上清丸等。可用于风热上壅,咽喉肿痛,喉闭痰壅之症。如:冰片一钱、朱砂一钱,为细末,搽涂牙痛,有止痛作用等等。

    3、疮疡痈肿、目赤云翳:各种疮疡肿毒,皆可外用消肿止痛,已溃者还可祛毒生肌、除臭。例如:《重楼玉钥》生肌散(赤石脂、乳香、没药、轻粉、硼砂、龙骨、孩儿茶、梅花冰片)等。风火上攻头目而致目赤疼痛,睛生云翳等症。可用冰片配炉甘石、朱砂、瑙砂、麝香、珍珠、熊胆等(须精制)作为点眼剂点眼,可退赤退翳而明目止痛。

    巿上常售的明目眼药、光明眼药膏中,皆有冰片。樟脑辛热除湿,不甚走窜,常作外用杀虫防腐剂用。冰片辛苦微寒,走窜甚速,无处不达,能透骨髓,散邪外出。病在深部者用之,能引药深入病处。若病邪尚在人体浅部者,用之反有引病深入的可能性。麝香走窜飞扬,其性温,通经活络的效力强于冰片,孕妇忌用。冰片走窜开窍,其性凉,清热解毒的效力优于麝香,也能醒脑提神,孕妇不忌。用量一般三厘一分。很少入汤药,多作为丸散剂使用。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