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医美容 中医美容 关注:0 内容:418

    洁齿固齿方之内治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气的盛衰与牙齿的稳固有直接关系。此外,湿热熏蒸,热伤津液以及邪入阳明等均能导致牙齿颜色晦暗或动摇。故治疗以补肾纳气,滋阴清热,荡涤内腑,祛除腐气等为主。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清胃汤

    炒山栀、连翘(去心)、牡丹皮、黄芩各5g,石膏2匙,生地(酒洗)、炒黄连各1.5g,升麻、炒白芍、桔梗各3.5g,藿香2.5g,甘草1g。每日l剂,水煎食后服。

    本方出自《万病回春》,有洁牙固齿之功。

    2.不老汤

    生姜500g,大枣1000g,青盐60g,甘草120g,丁香、白檀香各1.5g,陈皮10g。将生姜切片,枣煮熟去皮核,同姜捣烂,焙干为末,与别药搅匀。每次3g,每早服下。

    本方出自《居家必用》,有固齿香口之功。

    3.地黄散

    生地黄650g,山药、茯苓、人参各125g,地骨皮90g。将生地捣取汁,余药为末,用好酒7500g,煎至2250g,去渣入生地汁再煎,加白蜜500g,酥油少许,成丸如小豆大。每服酒送下30丸,日3次,渐至5次。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补益固齿之功。

    4.玉池散

    防风、细辛、川芎、槐花、当归、地骨皮、白芷、升麻、藁本、甘草各等份。上药共为细末,以揩牙甚效,大段痛动摇,每服10g,以生姜3片,黑豆50g,水1盏半,同煎至1盏,和渣服。漱口亦殊效。

    本方出自《鸡峰普济方》,有固齿洁口之功。

    5.灵飞散

    云母粉500g,茯苓400g,钟乳粉、柏子仁、人参、续断、桂心各350g,菊花750g,干地黄600g。

    以上方药共为细末,生天门冬9500g取汁搜药,铜器中蒸120L黍米下,米熟曝干为末,服2g,日1次;或取8ml,白蜜和捣杵,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7丸,日3次。

    本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有补益固齿之功。

    6.补火丸

    石硫黄500g,猪大肠60cm。将硫黄为末,灌于肠中。烂煮3时出,去皮,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渐加。

    本方出自《医方集解》,有固齿洁牙之功。

    7.安肾丸

    青盐(炒)、补骨脂(盐水炒)、山药、石斛、白茯苓、菟丝子(酒炒)、巴戟天(去心)、杜仲(姜汁炒)各50g,肉苁蓉(酒浸)、白蒺藜(炒)各100g。

    以上方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空腹盐汤下。阴虚火旺或胃火上炎者当慎用或忌用。

    本方出自《赤水玄珠》,有补肾牢齿之功。

    8.地黄丸

    白茯苓、人参、山萸肉各200g,枸杞根150g,生地黄2500g,白蜜500g,酥少许。将前4味为末,以好酒10L,煎至3L,去渣,人地黄汁、白蜜、酥,同煎至可丸即可,如小豆大。每服20丸,用温酒送下,每日3次,渐加至5服。阳虚内寒者当慎用或忌用。

    本方出自《奇效良方》,有益肾固齿之功。

    9.黑豆方

    当归、牛膝、生地、熟地各12g,甘草、川芎、广皮、白术、白芍、丹皮、菊花各3g,炒杜仲、黄芪各6g,首乌、枸杞子各24g,青盐18g。以上药煮黑豆500g,豆熟去药。每服豆20粒,每日3次。

    本方出自《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有固齿明目之功。

    10.牛髓膏

    黄精膏150g,地黄膏90g,天冬膏30g,牛骨髓油60g。将牛骨髓熬炼成牛骨髓油,然后把黄精膏、地黄膏、天冬膏放

    |


    1
    2
    3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医美容 中医美容 关注:0 内容:418

    洁齿固齿方之外治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FS:CONTENT_START]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气的盛衰与牙齿的稳固有直接关系。此外,湿热熏蒸,热伤津液以及邪入阳明等均能导致牙齿颜色晦暗或动摇。故治疗以补肾纳气,滋阴清热,荡涤内腑,祛除腐气等为主。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沉香散

    沉香、白檀香、苦楝子、母丁香、细辛、酸石榴皮、当归、诃子皮、香附子、青盐、荷叶灰、青黛、乳香、龙脑、麝香各等份。上药为细末,每用2.5g,如常刷牙,温水刷漱,早、晚2次用。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坚固牙齿之功。

    2.丹砂散

    丹沙、麝香、白檀香、丁香皮、藿香叶、茅香、莎草根、甘松、白芷、升麻、铅丹、猪牙皂角、石膏、寒水石、零陵香各30g。上为末令细,日如常揩牙。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洁牙坚齿之功。

    3.乌金散

    生姜2.50g(捣取自然汁,留渣待用),生地黄500g(酒浸一宿,捣汁,留渣待用),大皂荚10梃(不蛀者,刮去黑皮,将前2汁和蘸皂荚,文火炙干,再蘸再炙,汁尽以之为度)。将皂荚同地黄渣入瓷罐内,煅存性,为末。牙齿动摇者,用药擦龈,早晚各1次。

    本方出自《张氏医通》,有牢牙护齿之功。

    4.固齿散

    鼠骨1副,花椒(炒)、乳香(以竹叶焙)各100g,香附(炒)、白蒺藜仁、青盐(以面包煅)各50g。

    将鼠1个,不用毒死,只用打死者,面裹炮熟去肉,将面身等骨放新瓦上焙干,以黄色为度,研为末全用,与花椒等6味同为末。每日擦牙,咽吐任意。

    本方出自《万病回春》,有固牙护齿之功。

    5.麝脐散

    麝脐10个(无香者,皮子细切),牛膝(去芦头,细切)500g,木律200g,郁李仁100g,黄茄子2枚(秋熟出子者,细切),麝香少许。

    前5味药,入铁臼内,捣令相著,握作团,入罐子内,上用瓦子盖口,留一小窍,用盐泥固济,烧令通赤,候至烟白即取,去火,新土罨一伏时,取出,入麝香5g,再同研细。每日早晨、临卧揩牙动处,须臾,温水漱口。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固齿护牙之功。

    6.珍珠散

    珍珠4.65g,白檀9.35g,石膏62.5g,乌鱼骨、白石英、浮石各15.65g,朱砂、香白芷、川芎、升麻各7.5g。上药共为细末,每用少许以指蘸药擦牙,合口食久吐津后用温水漱口。

    本方出自《肘后方》,有洁牙令白之功。

    7.皂盐散

    皂荚1挺(酥炙,去皮子),盐花、槐皮各15g,升麻、白矾(熬令汁枯)、甘松香、细辛(去苗叶)各0.3g。上药为细散,先以盐揩齿,后用药1.5g,匀傅上。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洁齿白牙之功。

    8.当归散

    当归、香附子、生干地黄、白芷各30g(上4味锉碎,不犯铁器,炒黑色存性为末),青盐15g(烧干,入诸药中一处和),草乌头60g,皂角(刮皮去子用)、生姜(挖地坑烧红,埋在坑内5日,其生姜自干)各2500g。

    先将草乌头、生姜皆切作片子,将皂角刮去黑皮,分作2片,内铺乌头、生姜,用麻片缚夹定,炭火上用铲炙令通红,于地上用新瓦盆盖,如麸炭状,研细,与前药一处合和。每日2次搽齿。

    本方出自《鸡峰普济方》,有牢牙护齿之功。

    9.朱砂散

    朱砂、丁香、藿香、茅香、附子、甘松、白芷、川升麻、黄丹、白檀香、猪牙皂角、石膏、寒水石、零陵香各等份[FS:PAGE]。上药共为细末,都研令匀。每日常用揩齿,甚佳。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洁牙固齿之功。

    10.柳枝散

    槐枝(切)、柳枝(切)、黑豆各30g,蜀椒(去目,并合炒去汗)15g,盐、细辛(去苗叶)、羌活(去芦头)各0.3g。

    上药除椒、盐外,共粗捣筛,先以水六盏,煎取二盏去渣,入椒、盐再煎,取一盏,通口漱之,不拘时,以瘥为度。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护齿防病之功。

    11.妙应散

    人参、细辛、白茯苓。香附子、川芎、白蒺藜、砂仁各25g,百药煎、白芷、煅石膏、龙骨各30g,麝香少许。上为细末,早晚温水刷漱之。阴虚火旺,或胃火上炎者慎用。

    本方出自《奇效良方》,有牢牙洁齿之功。

    12.升麻散

    升麻、地骨皮、防风(细锉,去芦头)、槐白皮各15g,柳枝1把(锉),盐末3g,荆芥5穗,桑寄生、藁本、莽草各0.3g。

    升麻、莽草、桑寄生、地骨皮、防风、藁本、柳枝等药为散,每用15g,水二大盏入盐末3g,荆芥5穗,煎至一盏去渣,热含冷吐,日3次。

    本方出自《圣惠方》,有固齿牢牙之功。

    13.藜芦散

    藜芦(去芦头)、莽草各15g,细辛(去苗叶)、垣衣(东墙上取)、盐各30g,棘刺49枚(有钩者)。

    上药共捣末,水调成剂。以荞麦面120g和作饼子裹之,烧令通赤,于醋中蘸,焙干,捣罗为散。以柳枝头蘸散置齿间,良久,温水漱,早晚用之。

    本方出自《肘后方》,有牢牙护齿之功。

    14.补肾散

    当归(酒浸)、川芎、荆芥穗、香附、白芍、枸杞子、熟地黄各75g,川牛膝(去芦,酒浸)60g细辛3g,补骨脂45g,升麻15g,青盐90g。

    上药为末,用老米1000g,煮饭和成丸,阴干,入瓦砂罐封固,炭火或桑柴火烧成灰存性,研末备用。清晨以药粉擦牙,然后温水漱口。

    本方出自《古今医鉴》,有固齿乌须之功。

    15.刷牙药

    猪牙皂角、生姜、西升麻、熟地黄、木律、早莲草、槐角子、细辛、荷叶、青盐各60g。上药除青盐外,其余药味均锉碎,新瓦罐儿盛其药,用瓦盖合罐口,以麻索子系定,上用盐泥固济,约1.5cm,晒干。挖一地坑子,长宽各75cm,约深35cm。先放一新砖,后安放药罐,以口向下坐。用炭火烧令透后,候青垢出,存其性,去火放1宿,取药出晒干为末。每用牙刷子蘸药少许,刷上下牙齿。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牢牙护齿之功。

    16.青矾膏

    青矾(研)、绿矾(研)、白矾(研)各15g,马牙硝(研)、丹砂(研)、防风(去叉)、黄芪(切细)、细辛(去苗叶)、松脂各30g,蜡60g,猪脂500g,当归(切)90g,麻油900g。

    上药先捣罗为末,煎脂化去渣,再下油脂,然后下诸药,复煎令凝膏,盛于瓷盒内。每用如樱桃大小,临睡前涂齿龈处,如常。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坚齿牢牙之功。

    17.藁本汤

    藁本(去苗土)、川芎(去叉)、蔓荆子(去皮)、细辛(去苗叶)、羌活(去芦头)、升麻、木通(锉)各90g,榴白皮(细切)60g,大豆(炒令香熟)200g。

    上药共捣罗为末,每用15g,水一盏,入地黄汁少许,煎10余沸,去渣,热漱冷吐。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洁牙护齿之功。

    18.川芎汤

    川芎、防风(去叉)各1g,莽草(去[FS:PAGE]枝)、细辛(去苗叶)各15g,独活(去芦头,细锉)30g,郁李仁(微去皮)0.6g,莨菪(炒令熟)0.3g,酒600g。

    上药除酒外粗捣筛,每日15g,以酒煮三五沸,去渣,热漱冷吐。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护齿去疾之功。

    19.独活丸

    独活、防风(去芦头)、川芎、细辛、当归、沉香、干生地黄各30g,鸡舌香、零陵香、川升麻、甘草各15g。上药为末,以醋和丸,红豆大,绵裹,当含1丸,咽津。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牢牙护齿之功。

    20.洁齿方

    朱砂(细研)、石膏、川芎各50g,海蛤(细研)、细辛、川升麻、防风(去芦头)、槟榔各100g,寒水石150g,生干地黄125g。

    上药共为散剂,令匀。每日早晚、临睡时,先以暖水漱口三五度,用药揩牙。或以薄纸贴药于龈上便睡,用以漱口。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洁齿令白之功。

    21.没食子散

    没食子、干马齿苋、旱莲子草、石榴皮、黑脂麻、生地黄、柳皮(取白)、羌活(去芦头)、诃黎勒皮、牛膝(去苗)、生姜皮、生胡桃皮、白芷各7.5g,青盐15g,皂荚1梃(去皮,炙)。

    上药锉碎,如麻豆大小,瓷瓶子盛,密盖,泥封头,炭火烧令赤,候冷取出,研为细末,更以湿纸摊,用盆盖1昼夜,出火毒。每用柳枝汤漱口后,以粉揩牙。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固齿护牙之功。

    22.谷精草散

    谷精草(烧灰)、猪牙皂角各30g,马齿苋(干者)、甜芜菁苗、川升麻各15g,白矾0.3g(烧灰),干漆0.5g。上药捣罗为散,人钵细研令匀。每用0.15g傅于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