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百病药酒 百病药酒 关注:0 内容:975

    常春藤酒(口眼斜)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口眼斜,或作口眼歪斜,古有口面口呙斜、口僻眼急等,现称歪嘴风、面瘫,与现代医学之面神经炎所指类同。临床表现为面部僵硬,面颊动作不灵;额部皱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不能做皱额、闭目、鼓颊等动作;进食时,食物留滞在齿、颊间,唾液自口角外流。发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日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口眼斜也是中风病的后遗症之一,但同时伴有半身不遂等,与此不一。药酒治疗本病常用药物有:独活、白附子、三角风、白风藤、钩藤、防风、青松叶、胡麻、白僵蚕、全蝎、蚕沙、川芎、羌活、莽草、细辛、黑豆、枳茹、枳壳等。

    (《贵阳民间草药》)

    【配方】三角风(常春藤)五钱,白风藤五钱,钩藤7个,白酒1斤。

    【制法】浸泡10-20日后服用;或蒸酒适量服用。

    【主治】口眼斜。

    【用法】每服10-20毫升,日服2次。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常春藤的栽培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别称为洋常春藤,五加科常春藤属常绿木质大藤本植物。

    习性

    耐阴数种,但在全光照环境中也能生长。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具有一定的耐寒性,能耐短暂的-5至-7摄氏度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耐盐碱,喜湿润,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不耐旱,生长快。

    繁殖

    多用扦插繁殖。用营养枝作插穗,插后需及时遮荫,空气湿度要大,但床土不宜过湿,约20天即能生根。

    栽培

    移植可在初秋,晚春进行,需带土球。定植后需加以修剪,以促发新枝。

    同属常见栽培种还有中华常春藤,又名常春藤,爬墙虎,尖角枫,三角藤,怕崖藤,爬树藤。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常春藤的繁殖培育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扦插繁殖:用来扦插的枝条称为插穗。把茎杆剪成5~8公分长一段,每段带三个以上的叶节,也可用顶梢做插穗。扦插后的管理:

    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可以通过给插穗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每天1~3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

    2、移栽: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或者草炭 珍珠岩 陶粒=2份 2份 1份;菜园土 炉渣=3份 1份;草炭 炉渣 陶粒=2份 2份 1份了;锯末 蛭石 中粗河沙=2份 2份 1份。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

    培育技术

    采种:种子采于中华常春藤野生果实。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成熟采收后,用草木灰搓揉去外果皮,用清水漂洗除去枝、叶、果梗、果皮等杂质,并剔除漂浮于水面的劣种,稍滤干后用湿沙层积贮藏备用。

    插穗:为采于不同生境类型的中华常春藤1~2年生枝条。长10~20cm,下端剪成楔形,顶部留2~3张叶片。

    基质:播种以5:4:1的腐殖土:河沙:牛粪的混合物作基质,扦插则用6:3:1的肥泥:河沙:鸡粪的混合物作基质。

    播种:播种前,先把种子和基质用6×10-5mol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小时,种子再用清水冲洗,随后均匀地条播于苗床中,最后覆盖一层约10cm的细河沙,每处理的种子为200粒。

    扦插:以20cm×30cm的株行距扦插,直插深度为4~6cm。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常春藤简介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常春藤又名土鼓藤、土枫藤、百脚蜈蚣,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茎、叶,每年秋季采收,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凉,味苦,入肝、脾二经。含有常春藤苷、鞣质、树脂、肌醇、胡萝卜素、糖类等,具有祛风、利湿、平肝、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头晕、口眼歪斜、衄血、目翳、痈疽肿毒等症。《本草再新》载常春藤 “治肝郁,补脾利湿,祛风滑痰,通行经络,行血活血,并能理气。”《分类草药性》载其:“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泡酒服。能洗疮毒。”

    常春藤可煎汤内服,常用量为3~9克,亦可浸酒或捣汁,还可外用,多煎汤熏洗或捣烂敷于患处。治肝炎:常春藤、败酱草各15克,水煎服;治疔疮痈肿:鲜常春藤60克,水煎服。另取鲜常春藤捣烂,加糖及烧酒少许捣匀,外敷患处;治口眼歪斜:常春藤、白风藤各15克,钩藤7个,同浸泡于500毫升白酒中,待 15天后饮用,每服15~20毫升;治关节疼痛及腰部酸痛:取常春藤茎及根12克,黄酒、水各半煎服。药渣再次水煎,取汁趁热熏洗患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常春藤的功效与作用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平肝,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头晕,口眼喎斜,衄血,目翳,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捣计。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常春藤子的功效与作用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腰膝,行气止痛。主体虚赢弱;采膝酸软,血痹;脘腹冷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

    各家论述

    《本草拾遗》:主风血羸老,腹内诸冷血闭,强腰脚,变白。

    摘录

    《中华本草》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