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百病拔罐 百病拔罐 关注:0 内容:117

    便秘的拔罐疗法[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排便间隔时间过长,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多伴有腹部不适的病证。引起病变的原因有久坐少动、食物过于精细、缺少纤维素等,使大肠运动缓慢,水分被吸收过多,粪便于结坚硬,滞留肠腔,排除困难。还有因年老体弱,津液不足;或贪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水分缺乏;或多次妊娠、过度肥胖等,皆可导致便秘。根据病因及发作时特点的不同,一般分为实证便秘和虚证便秘2型。

    一、实证便秘

    (一)症状

    大便干结,腹中胀满,伴有口干口臭,小便短赤;或伴有胸胁满闷,嗳气呃逆等。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脾俞、大肠俞、支沟、天枢、上巨虚。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4]。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4]。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见图2-4-6)。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见图2-10-1)。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当犊鼻穴向下,直量两次4横指处,当胫、腓骨之间为取穴部位,见图2-14-1)。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合谷、曲池、中脘、天枢、行间。

    (2)定位 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1-5)。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15-1]。

    天枢:见前。

    行间:在足背侧,当第l、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 际处(见图2-6-3)。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上述各穴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发红或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虚证便秘

    (一)症状

    大便干结,欲便不出,腹中胀满,伴有便后乏力,汗出气短;或伴有心悸气短,失眠健忘;或伴有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小便清长,或腹中冷痛,拘急,怕按揉,或腰膝酸冷。

    (二)治法

    &n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