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草药在水产育苗疾病的防治中的应用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用中草药代替抗生素来防治疾病,不易产生抗药性和毒副作用,也不会污染水环境。而且,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具有调节机体平衡与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消化吸收、增强体质、促进生长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抗菌、抑制病毒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虾蟹人工育苗过程中,应提倡使用中草药夹防治疾病。

    一、鱼虾类育苗中的致病因素

    1.育苗池水环境不良:鱼虾类育苗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幼体培育密度较高,投饵量较大,其残饵和代谢废物的累积易使池水环境变差(如PH值降低,氨氮及硫化氢含量上升),病原微生物滋生,引起幼体致病。

    在育苗过程中使用中草药防病,一方面可以调节幼体的代谢平衡,避免产生机能障碍;另一方面,中草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可以通过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作用,影响育苗池水环境,使其向着有利于幼体生长、发育的方向转化,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2.幼体的饵料营养不良:在虾、蟹育苗过程中,由于生物饵料(单胞藻、轮虫、卤虫、桡足类等)的不足或是为了节省饵料成本,而较多地使用人工饵料(如鸡蛋黄、蛋羹、豆浆、蓝藻粉、虾片等),常常造成幼体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全,使幼体体质下降,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而容易患病。

    中草药的调整作用具有调节幼体的生理功能,通过增强幼体对饵料的消化吸收,改良其代谢机能,从而对部分营养失调的饵料可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防止疾病的发生。此外,有些中草药还具有明显的诱食性。

    3.有害微生物:虽然在鱼虾类育苗过程中对育苗用水进行了选择、沉淀、砂滤、消毒处理,但细菌、真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不可能完全被杀灭,随着育苗的进行,它们会滋生、发展、侵害幼体。

    二、鱼虾类育苗中常用中草药及其有效成份与作用

    中草药的化学成份极为复杂,一种中草药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份,但不是所有的成份都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能防治疾病的有效成份主要包括多糖、生物碱、甙类、挥发油、鞣质等。

    1.大蒜:大蒜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病毒和原虫等都有杀灭作用,属高效抗菌杀虫中草药。在用作杀菌剂时,应新鲜制备,立即使用。

    2.黄连:其有效成份为小檗碱(即黄连素)。黄连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生长,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对一些病毒、原虫等也有效。另外,小檗碱还具有增强动物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的作用。

    3.黄芩:黄芩甙和黄岑甙元是其主要有效成份。黄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一些病毒和多种真菌也有一定效果。

    4.大黄:大黄含有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葸醌类衍生物,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的作用,对屈桡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具有收敛、泻下、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

    5.五倍予:五倍子含有鞣质、没食子酸等成份,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真菌(水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还具有止血、解毒、收敛等作用。

    6.大青叶和板兰根 大青叶是十字花科植物菘兰和爵床科植物马兰、蓼兰的叶子,板兰根就是菘兰的根。其有效成份为大青素、靛蓝甙等。二者均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及清热解毒作用。其中板兰根的抗病毒作用较强。

    三、鱼虾类育苗中中草药的使用

    1.使用方法:鱼虾类育苗中中草药的使用可以一种药单独使用、出可几种药配伍使用。常用投药方法有:①药浴法,将鲜草药捣碎或将干中草药煎成汁或粉碎浸泡取汁,均匀泼洒于育苗池中;②药饵法,新鲜草药捣碎后拌人饵料中投喂,干中草药粉碎成细粉或煎成汁制成药饵投喂。

    2.使用剂量:根据作者在鱼虾类人工育苗病害防冶中中草药的使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草药在养禽生产中的应用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其中一个主要应用是作为饲料添加剂。中草药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不仅可解决长期困扰畜牧业发展的抗生素残留问题,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添加抗生素引起的病原菌耐药性及滥用抗生素导致饲料成本加大等问题,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出口创汇力度,缩小我国畜牧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且我国中草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因此筛选出合适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广大兽医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运用中兽医学理论,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由于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进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缩短饲养周期,提高饲料报酬及改善畜禽产品质量等。值得说明的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均为天然物质,添加饲喂动物后,其药物成分从DNA、RNA、能量代谢等各个环节上来干扰和破坏病原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发挥非特异性抗菌作用,从而产生较强的抑杀病原体的作用,故不易产生耐药性和残留,安全性强。此外,我国中草药药源广泛、资源丰富、价格较低、加工方便。因此,中草药作为一种市场前景广阔的天然、绿色添加剂,亟待大力开发。

    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防病治病、保健促长、增强免疫、增加食欲,消导促长、驱虫、催乳、镇静安神、增强动物繁殖性能、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和保护环境等。相应的分为以下几类:疾病防治保健剂、免疫增强剂、饲料报酬增效剂、营养平衡剂、促生长剂、抗应激剂、促蛋剂、产品质量促进剂等等。本文将主要介绍以下几类。

    一、中草药提取物作为免疫增强剂很多植物提取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表现出良好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有:多糖类,包括人参多糖、枸杞多糖、当归多糖等;苷类,包括皂苷、强心苷、黄酮苷、蒽醌苷、香豆素苷等多种类型,如白芍总皂苷、人参皂苷、绞股蓝总苷、黄芪皂苷、雷公藤多苷、三七皂苷等;生物碱类,包括莨菪碱、苦豆碱、川乌总碱、雷公藤新碱等。

    其中主要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是多糖或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s),包括糖肽、蛋白多糖等。临床常用的有香菇多糖、牛膝多糖、灵芝多糖、猪苓多糖、黄芪多糖、云芝多糖等。目前,黄芪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和抗病毒药物在养鸡业中已开始应用。孟宪荣、李庆章等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作用于VMDV感染的雏鸡均能提高感染雏鸡巨噬细胞活性和IL-1体外诱导活性。郑世民等分别将免疫增强剂“禽福”和“Inmunair”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中等毒力活疫苗配合使用,检测免疫雏鸡哈德尔氏腺和盲肠扁桃体T细胞及IgA、IgM和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结果发现,应用免疫增强剂IBD疫苗免疫雏鸡上述局部免疫组织及4种局部体液的相应各项免疫检测指标均较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不同程度的增高。

    另外还有几种植物提取物的复合制剂,分别具有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高桂生等(2005)证明,中药“疫佳灵”可以增加鸡免疫器官的相对重量;胡松华等(2000)发现,中药复方对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有促进作用;王福传等(2006)报道,中药复方对鸡的脾质量、法氏囊质量有显著影响。石达友等(2008)将玉屏风散、十全大补散、六味地黄散三种复方中药散剂分别按1%剂量添加到科宝快大型白鸡日粮中,于雏鸡14日龄,按0.5ml/只剂量肌肉注射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实验结果表明,玉屏风散能显著提高禽流感HI抗体效价、增加肉鸡体重、提高血清总蛋白含量;十全大补散能显著增加肉鸡体重(P0.05)。

    二、作为促生长剂中草药作为促生长剂的主要功能为:促进机体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沉积,以促进家禽生长速度的提高。这类研究的报道较多:霍书英等(2001)报道,由党参、黄芪、三仙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AA肉鸡,在47日龄时,2%添加组的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11%;孙玉龙(2003)报道,将大青叶、穿心莲、陈皮、山楂、常山、大蒜等6味中药各等份混合,制成散剂“禽益散”,用28日龄商品代AA肉鸡做试验。试验组饲喂“禽益散”添加剂拌料,添加量为550g/t,试验时间28天,其结果为试验组日均增重58.3g,料重比2.05:1,对照组日均增重50g,料重比2.32:1,差异显著P﹤0.01;陈玉库等(2005)报道,由黄芪、淫羊藿、山楂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艾维茵肉鸡,相对于抗生素组,试验组日增重提高5.73%,平均末重提高2.09%。

    三、抗热应激剂某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强鸡对高温的适应性,调整机体免疫机能,缓解鸡热应激反应。熊立根报道,含延胡索酸、大青叶、薄荷、黄芪等的组方1和含延胡索酸、大青叶、生石膏等的组方2均能显著缓解热应激时肉仔鸡的不利影响,提高饲料转化率、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效梅等在对中药添加剂热应激蛋鸡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生石膏、延胡索、黄芪、仙灵脾、补骨脂和山药等组成的中药添加剂能增强热应激蛋鸡的免疫力,减轻热应激的危害。姜爱庆等(2008)以石膏、藿香、苍术、黄柏等组成的中药清凉散冲剂,通过在饮水中添加,观察蛋鸡热应激条件下的三个血液学指标,结果发现,添加中药组比高温对照组和常温组的三个血液学指标要明显偏低,效果显著。

    常用作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的中草药可分为:

    1、清热、解毒、降火、燥湿、凉血类中药:荷叶、板蓝根、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穿心莲、野菊花、生地、苦参、大蒜、黄柏、丹皮、白头翁、地榆、仙鹤草等;

    2、安神养心、镇静催眠、抗惊厥类中药:松针、柏仁、酸枣仁、朱砂、钩藤、葛蒲、僵蚕、地龙、远志等;

    3、理气活血、补益固涩类中药:人参、黄芪、何首乌、仙灵脾等。

    四、饲料报酬增效剂

    1、中草药添加剂对蛋鸡的影响。本类添加剂主要是由消食、导滞、理气、健脾类中药组成,具有调节及促进消化道机能的作用,从而促进家禽对饲料的有效利用。常用的添加剂药物有: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陈皮、木香、香附、乌药、黄芪、当归、白术、苍术、大蒜等。祝国强(2002)用神曲、陈皮、山楂、仙茅等组成中药饲料添加剂,以0.4%的剂量添加到基础日粮中,产蛋率提高了7.5%;白喜婷等(2003)将黄芪、当归、益母草、淫羊藿等组成添加剂饲喂罗曼鸡,以2%的剂量添加效果最好,产蛋率提高了8.5%;彭代国等(2005)用中药(增蛋宝)党参、黄芪、淫羊藿、补骨脂等饲喂罗曼鸡,其产蛋率可提高6.88%,料蛋比降低7.52%。

    2、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的影响。中草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在促进肉鸡生长,提高增重和提高饲料报酬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孙守琢用鸡冠花籽粒喂雏鸡,每只日喂1~2g,日增重提高20%;王权将侧柏籽、首乌、黄精等8种中草药制成添加剂配方,34天使肉鸡日增重提高10.23%;张凤台等报道,添加1%由黄芪、当归、陈皮、麦芽组成的中草药,肉鸡增重提高6.0%~8.6%,饲料节约4.7%~4.9%;方热军等用淮山药、黄柏、苍术、白术、红辣椒、大蒜素等6种中药材制成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肉鸡生长速度比使用抗生素添加剂平均提高13.56%,最高达22.46%,饲料利用率提高14.2%。

    五、疾病保健剂大量试验研究证明:许多中草药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灭病原微生物而达到防治各种传染病的目的。

    1、中药抗球虫:越来越多的中草药被证实对球虫有一定的作用。如常山含有常山碱,苦参含有苦参素,大蒜含有大蒜素,野菊花花蕾含有菊花内酯、野菊花素和苦味质。常山、苦参、野菊花、丁香叶、蛹虫草、地墨、白头翁、鸭胆子、大蒜、青蒿等具有抗球虫作用,可单独或作复方制剂的主药使用,其所含生物碱是抗球虫的主要成分;连翘、柴胡、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败酱草、马齿苋、板蓝根、地锦草、墨旱莲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仙鹤草、地榆、白茅根、小蓟、槐花等具有止血作用,均可作为抗球虫病的辅药。

    2、中药抗病毒

    刘俊栋(2005)等用中草药“毒菌杀”方剂即板蓝根、黄芪、黄柏、柴胡、生地、甘草、当归等分别用水煎,浓缩至1g生药/ml,于禽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显示,该方剂既有清热解毒、高度抑菌,又有激活巨嗜细胞促进宿主免受病原微生物入侵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成分,诸药合用具有很好的疗效。

    汤承(2006)等以双黄杀毒退烧颗粒剂,由黄连、黄芩、蛇床子、五倍子、栀子等14味中药组成,具有杀毒、退烧、扶正之功效;体外抗病毒试验表明,该制剂对多种动物病毒具有抑杀作用,对ILTV的半数保护浓度为19.5mg/ml。试验.结果显示,该制剂对ILT自然感染病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周广生用中药复方制剂(由蟾蜍、罗锅底组成)制成含生药1g/ml的口服液,用于体外抗鸡新城疫病毒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能明显抑制鸡新城疫病毒增殖,降低鸡胚死亡率,效果明显高于金刚烷胺。

    此外,还有抗菌作用,但治疗作用不大,临床多用于疾病的预防。

    六、中药饲料添加剂在养禽生产中的其他应用中药饲料添加剂由于其多能性的特点,在改善畜产品品质、防止饲料霉变、净化空气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如用沙棘果渣饲喂蛋鸡,可明显提高蛋黄指数;由绞股蓝、茵陈、山楂等组成的添加剂能降低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由山苍子油、柠檬桉油与复合有机酸按不同比例添加入饲料中,能有效防止饲料霉变;用黄连、黄芩、陈皮、桉叶、青蒿等中药添加剂饲喂肉鸡和蛋鸡,能改善鸡舍空气质量,鸡舍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氨气含量明显减少等。

    二、中草药在养禽业中应用的展望

    目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研究水平仍较低,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缺乏严格、统一的监测标准:如对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各种中药组方繁多,用药庞杂,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检测,难以实现产业化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草药种植的正确施肥方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药材需求量的日趋增加,许多草药都进入了人工栽培行列。但由于中草药的营养规律与特点较为突出,人们对其施肥技术的研究又很少,使得目前在中草药施肥上存在两种偏向。

    其中一种认为野生型中草药不需要施肥,尤其不能施化肥,最多施点有机肥。第二种是搬用大田作物的施肥方法,一味大水大肥地催产量,而不针对中草药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这两种情况对人工栽培中草药的药材产出和提高药效都是不利的。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当地在中草药施肥管理中,主要是以有机肥当家,凭经验施肥,在施肥决策上还不能运用测土施肥和药用植物营养诊断等先进技术。

    一般在施肥方法上,重施底肥不施追肥。大部分底肥在秋季使用,也有少部分在春季用,基肥是有机肥,追肥用腐熟的有机肥,如饼肥(豆饼、芝麻饼)和人粪尿等。

    中草药的施肥目标,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药材产量,同时应注重提高中草药的药效。至于如何将平衡施肥的原理用于中草药的施肥,首先要看到中草药的植物种类繁多,对于不同药用器官的中草药来说,为了获得较高的药材量和足够的药效,必须针对药用器官特性在施肥上有所区别。

    中草药施肥要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适量的化肥,二者的配合施用才有助于产出和药效的综合提高。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单独多用有机肥也不完全适合于各种药材植物,如人粪尿用在人参和西洋参上容易抑制须根的发育;在黄芪上全部施有机肥的效果不如施专用复合肥的效果好。

    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化肥的施用原则为:谨慎施用化学氮肥,重视配施化学磷钾肥,巧施中微量元素肥料。例如,以花和果为药用器官的中草药植物,要注重配施磷钾肥;以根和鳞茎为药用器官的中草药植物,要特别注意钾肥的施用。对于各种中草药植物的施肥来说,化学氮肥的使用都要特别谨慎,过量施氮会导致药性降低或者徒长与烂根。由于中草药植物既要获取适量的药材又要有较高的药效,根据近代药物化学的研究表明,起药物作用的有效成分大部分都是一些体内次生代谢产物,为了这些成分的产出和作用效果,在施肥供应上不仅要保证大量元素,还需要微量元素的参与。但很少量的微量元素肥料(一般用量在每亩4两至两公斤之间,因不同元素而异)通过土壤使用时,必先和大量有机肥掺混后才可施得均匀。当微量元素肥料直接喷施时,一定要把握肥液的适当浓度和使用次数,这样才有预期的效果。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草药中耕、除草、培土与追肥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一、中耕、除草、培土 疏松土壤的作业称”中耕”。中耕的同时杂草也被消灭。中耕除草是栽培中草药经常性的重要的田间管理工作,它可消灭杂草、减少养分消耗;防止病虫的滋生和蔓延;疏松土壤,流通空气,加强保墒;早春时节还可提高地温等。

    中耕除草一般在封行前,宜土壤湿度不大时进行。中耕的深度要看地下部生长情况而定。根群分布于土壤表层的,中耕宜浅;根群深,中耕可适当深些。中耕的次数根据气候、土壤和植物生长情况而定。苗期植株小,杂草易滋生,常灌溉或雨水多,土壤易板结,应勤中耕除草,待植株枝繁叶茂后,中耕除草次数宜少,以免损伤植株。此外,天气干旱或土质黏重板结,应多中耕;雨后或灌水后为避免土壤板结需待土壤稍干后再进行操作为好。

    有些药用植物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培土能保护植物越冬过夏(如辽细辛),避免根部外露(如地黄、玉竹等),防止倒伏保护芽苞(如玄参),促进生根(如半夏),防止根部向上生长(如太白贝母)。对于某些药用植物培土后,在适当时期还要刨土亮蔸,以抑制芽苞的生长促进根部长大(如黄连、大黄等)。

    培土的时间视不同植物而定。一二年生植物在生长中后期进行,宿根性多年生草本和木本植物,一般在入冬前结合越冬防冻进行。培土方式,则依种植方式和密度而定,条播及行距较大和株距较小的点播植物,宜培成土埂(垄),株距较大的点播及木本植物则宜培成堆,对行株距均小的植物,将土壅于植株空隙间即可。

    二、追肥 追肥以速效性肥料,且在非雨天施用为好,为了及时而充分地满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要,必须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分期、分批施用。多年生植物常于返青、分蘖、现蕾、开花等不同时期施用。以种子和果实为产品的中草药,在蕾期、花期追肥为好;根、根茎、鳞茎类作药的中草药,在地下部膨大期迫肥能获高产。一年中收获多次的药用植物应在每次收获后及时追肥。追肥时应注意肥料的种类、浓度和用量,以免引起肥害造成植株徒长和肥料流失。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草药种子播前咋处理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中药材除了常规贮存方法之外,药农应认真掌握以下六方面的贮存技巧,确保药种发芽率,为下季药材生产做好准备。 

     1、药种一定要与其它(树、菜、粮、草)种子分开存放,避免混杂。贮存前要彻底清除其中的茎、叶、杂草、泥土等杂物,贮存房间应进行常规消毒,严防药种受到污染。 

     2、控制好水分,含油类多的药种水分应控制在8%-9%,一般种子应控制在12%-13%。水分过高,极易霉变。 

     3、药种最佳温度应控制在10℃左右,温度过高,种子呼吸旺盛,将消耗自身贮存营养,降低发芽率。 

     4、药种应用砖木垫高,离地50厘米以上,不可直接放在地面上,否则易受潮而降低发芽率,贮存应注意通风换气。 

     5、药种千成不可用塑料袋密封,因塑料袋不透气,种子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和有机酸等有毒物质,失去发芽力。

     6、药种不可与农药、化肥一同存放,不可受到烟气蒸熏,还要注意防止鼠伤、虫咬侵袭污染。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草药植物如何施肥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药材需求量的日趋增加,许多草药都进入了人工栽培行列。但由于中草药的营养规律与特点较为突出,人们对其施肥技术的研究又很少,使得目前在中草药施肥上存在两种偏向,一种认为野生型中草药不需要施肥,尤其不能施化肥,最多施点有机肥。第二种是搬用大田作物的施肥方法,一味大水大肥地催产量,而不针对中草药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这两种情况对人工栽培中草药的药材产出和提高药效都是不利的。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当地在中草药施肥管理中,主要是以有机肥当家,凭经验施肥,在施肥决策上还不能运用测土施肥和药用植物营养诊断等先进技术。

    一般在施肥方法上,重施底肥不施追肥。大部分底肥在秋季使用,也有少部分在春季用,基肥是有机肥,追肥用腐熟的有机肥,如饼肥(豆饼、芝麻饼)和人粪尿等。

    中草药的施肥目标,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药材产量,同时应注重提高中草药的药效。至于如何将平衡施肥的原理用于中草药的施肥,首先要看到中草药的植物种类繁多,对于不同药用器官的中草药来说,为了获得较高的药材量和足够的药效,必须针对药用器官特性在施肥上有所区别。

    中草药施肥要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适量的化肥,二者的配合施用才有助于产出和药效的综合提高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单独多用有机肥也不完全适合于各种药材植物,如人粪尿用在人参和西洋参上容易抑制须根的发育;在黄芪上全部施有机肥的效果不如施专用复合肥的效果好。

    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化肥的施用原则为:谨慎施用化学氮肥,重视配施化学磷钾肥,巧施中微量元素肥料。例如,以花和果为药用器官的中草药植物,要注重配施磷钾肥;以根和鳞茎为药用器官的中草药植物,要特别注意钾肥的施用。对于各种中草药植物的施肥来说,化学氮肥的使用都要特别谨慎,过量施氮会导致药性降低或者徒长与烂根。由于中草药植物既要获取适量的药材又要有较高的药效,根据近代药物化学的研究表明,起药物作用的有效成分大部分都是一些体内次生代谢产物,为了这些成分的产出和作用效果,在施肥供应上不仅要保证大量元素,还需要微量元素的参与。但很少量的微量元素肥料(一般用量在每亩4两至两公斤之间,因不同元素而异)通过土壤使用时,必先和大量有机肥掺混后才可施得均匀。当微量元素肥料直接喷施时,一定要把握肥液的适当浓度和使用次数,这样才有预期的效果。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草药种子播前处理技术措施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中草药种子在播种前进行一些简单的播前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品质,而且能防治病虫害,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些方法简便、取材容易、成本低,是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种子处理的方法很多,现将常用方法归纳简介如下。

    1、选种 选择优良的种子,是种植中草药取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隔年陈种子色泽发灰,有霉味,往往发芽率降低,甚至不发芽,故购种者应掌握鉴别种子真假优劣的一些基本知识。选种时,应精选出色泽发亮、颗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粒大而重、有芳香味、发育成熟、不携带虫卵病菌、生活力强的种子。数量少时可通过手工选种,数量大时可用水选或风选。此外,播前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是检验种子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确定种子使用价值和田间播种量的重要依据。

    2、种 播前晒种能促进某些种子中酶的活性,加速种内新陈代谢,降低种子含水量,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并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晒种时间的长短,要根据种子的特性和温度的高低而定,一般在播前选晴朗天气晒2~3天。若在水泥场上晒种时,要注意不能摊得太薄,以防止温度过高灼伤种子,一般以5~10cm为宜,并每隔2~3小时翻动1次,使种子受热均匀,加速干燥。晒种同时更要防止混杂,以保证种子纯度。

    3、消毒 普通种子在播种前不必消毒,但对于一些易感染病虫害的种子,因其表面常带有各种病原菌,使其在催芽中和播种后易发生烂种或幼苗病害。如薏苡仁种子,采用2% ~2.5%的硫酸铜水溶液浸渍10分钟后,可防止黑粉病的发生。多数中草药种子,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浸种10~30分钟,或在1%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种5~10分钟,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晾至种子表面无水时即可进行催芽或播种,以达到消毒作用,保苗效果很好。

    4、浸种 对于大多数较容易发芽的种子,用冷水或温水(40℃~50℃左右)或冷热水变温交替浸种12~24小时,不仅能使种皮软化,增强通透性,促进种子快速、整齐地萌发,而且还能杀死种子内外所带病菌,防止病害传播。如穿心莲在58℃的温水中浸种,边搅拌边放入种子,待搅拌至水温和手温一样时停止,再浸20分钟,比不浸种者发芽率提高25%。此外,如大黄、白术、防风、泽泻、决明子等的种子,也须浸泡。

    在浸种的同时还可采用一些化学物质直接对种子进行处理,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1、用化学药剂浸种:应根据种子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化学药剂、适当的浓度和处理时间进行浸种。如颠茄种子须用浓硫酸浸渍1分钟;甘草种子每公斤可与80%的浓硫酸20~30毫升拌匀,待4~7小时后再用清水洗净播种,可提高发芽率和整齐度;党参种子在0.1%的小苏打、0.7%的溴化钾溶液中浸30分钟后,捞起立即播种,一般可提前10~12天发芽,发芽率提高10%左右。

    2、用生长激素浸种:常用的激素有2,4-D、吲哚乙酸、赤霉素等。如牛膝、白芷、桔梗的种子,用10~2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浸6小时,发芽率提高11%~23%,且能提前1~2天发芽;丹参种茎放在25毫克/升赤霉素溶液中浸30分钟,翌年根茎产量可提高8.7%。

    3、在水中加入微量元素浸种:常用的微量元素有硼、锌、锰、铜、钼等,如桔梗种子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1天,种子和根的产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8%~33%和21%~51%。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