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器具技法 器具技法 关注:0 内容:157

    苇管器灸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苇管器灸是使艾烟经细管进入耳道的一种灸治方法。该法在唐•《千金要方》,明•《针灸大成》,清•《针灸集成》均有记载,并沿用至今。

    【操作方法】

    一、灸器的制作

    目前应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一节形苇管灸器,其苇管口径为0.4~0.6cm,长5~6cm,苇管的一端制作成半个鸭嘴形,另一端用胶布封闭,以便插入耳道内施灸。另一种是两节形苇管灸器,放艾绒段,口径为o.8~lcm,做成鸭嘴形,长4cm,插入耳道段,口径较细,直径为O.5~0.6cm,长3cm,该段插入放艾绒端口内,连接成灸器,因而得名。插入耳道端用胶布固定,以备施灸用。

    二、操作

    施灸时将半个花生米大的一撮细艾绒,放在灸器的半个鸭嘴处,用线香点燃后,用胶布封闭苇管器内端插入耳道内,施灸时耳部有温热感。灸完1壮,再换1壮,每次灸3~9壮。10次为1疗程。

    【主治病症】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器具技法 器具技法 关注:0 内容:157

    苇管器灸[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苇管灸是用苇管(也有用竹管的)作为灸器,插入耳内施灸的一种方法。此灸法早在唐初已有记述,如《千金要方卷二十六》说:“卒中风口喎,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差。”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及清代廖润鸿《针灸集成》均有记载。

    苇管器灸[图]

    苇管灸

    施灸方法:

    施灸时,将半个花生仁大小一撮细艾绒,放在苇管器半个鸭嘴形处,用线香点燃后,用胶布封闭苇管器内端插入外耳道内,施灸时耳部有温热感觉。灸完1壮,再换1壮,每次灸3~9壮,10次为1疗程,此法适用于面瘫、耳疾。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