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山药褐斑病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茎蔓也可受害。初期叶面褪绿变黄,背面病斑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3~6毫米,淡黄色,无明显边缘,病斑上生多数白色至黄白色小点,为病菌分生孢子盘上聚集的分生孢子;后期病斑扩大呈褐色,叶片枯黄脱落。

    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病原为薯蓣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dioscoreaeMiyabe et Ito),属半知菌亚门,柱盘孢属真菌。病菌在病残组织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淋溅传播,引起初侵染及再侵染。8月份潮湿多风雨的天气发病重。在河南、山东等产区均有发生,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合理轮作。

    2、发病初期开始选喷1:1:150波尔多液、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每10~15天喷洒1次,视病情喷3~4次。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山药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症状 又称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出现在叶片两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因寄主品种不同而异,一般2―2lmm,叶面中心灰白色至褐色,常有1―2个黑褐色细线轮纹圈,有的四周具黄色至暗褐色水浸状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叶背色较浅。为害重。

    病原 Phaeoramularia dioscorecae (E11i6et Martin)Deighton称薯蓣色链隔孢,异名Cercospoea dioscoreae E11is et Martinn称薯蓣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的两面,子座生在表皮下,近球形,大小20―42.5μm,褐色;菌丝体内生,分生孢子梗3―22根簇生,浅青褐色,基部略宽,平滑,直立或稍曲,有时近端部具1曲膝状折点,孢痕疤明显,宽1.3―2.5μm,座落在陡细窄圆锥形顶部和折点处,横隔膜0―1个或不明显,大小8.8―37.5×4―5(μm),产孢细胞与分生孢子梗合生。分生孢子平滑,淡青黄色,链生,圆柱形至倒棍棒状,直立或弯曲,顶部圆形或圆锥形,孢痕疤明显,基部倒圆锥形平截,脐明显,宽1.3―2.5μm,3―8个横隔膜,大小30―120×4―5.6(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病在河南郑州8―9月发生,严重的病斑布满叶面,致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

    1、秋收后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雨季到来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霉威(多茵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