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 关注:0 内容:480

    肋间神经痛食疗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肋间神经痛是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邪外袭、气滞血瘀所为,当以疏风散邪、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1.田丹佛手炖墨鱼 田七、丹参、佛手各10克,鲜墨鱼400克,调味品适量。将诸药择净,田七烘干,打成细粉;丹参、佛手润透切片;墨鱼洗净,去墨鱼黑膜,切块;姜拍松,葱切段。墨鱼、佛手、丹参、田七放入炖锅内,加入料酒、姜、葱、盐等,注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炖熟即成,每日1剂。可滋阴补血、通络止痛。

    2.当归佛手炖黄鳝 当归、佛手各10克,黄鳝300克,绍酒15克,调味品适量。将当归、佛手洗净切片;黄鳝去骨和内脏切片;姜切片,葱切段。黄鳝加入盐、料酒,腌渍片刻待用。黄鳝置炖锅内,加入当归、佛手、姜、葱、盐,放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转文火炖熟即成,每日1剂。可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3.丹参红花烧豆腐 丹参、红花各10克,豆腐500克,调味品适量。将丹参、红花洗净,豆腐用水煮透,沥干水分,切成小块;姜切片,葱切段。素油放在炒锅内,加热至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随即加入豆腐、丹参、红花,加少许水,煮5分钟,下湿淀粉勾芡即成,每日1剂。可活血通经、益气和中。

    4.红花拌莴苣 红花10克,莴苣250克,海带150克,鸡肉250克,调味品适量。将红花洗净,放入碗内,加水50毫升,煮沸待用。莴苣去皮,切细丝挤干水分;海带洗净用沸水蒸煮切成细丝;鸡肉洗净煮熟切成细丝;姜、葱切丝。将莴苣、鸡肉丝、海带丝、红花同放盆内加入姜、葱、盐、醋、酱油、白糖、芝麻油,拌匀即成,每日1剂。可利五脏、通经脉。

    5.红花拌三丝 红花10克,黄瓜250克,芦笋100克,莴苣100克,调味品适量。红花洗净装入碗内,加少许水置锅中蒸10分钟待用。黄瓜去皮,洗净,切丝;芦笋洗净,用沸水焯熟,切细丝;莴苣去皮,切丝,去汁液;姜、葱切丝待用。将黄瓜、芦笋、莴苣、红花(带汁液)、姜、葱、酱油、醋、盐、白糖,放人盆内拌匀,加入芝麻油即成,每日1剂。可活血凉血、祛瘀通经。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百病推拿 百病推拿 关注:0 内容:221

    肋间神经痛的推拿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概述】

    肋间神经痛,是指1个或几个肋间神经走行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征。本病疼痛多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性质刺痛或刀割样痛,常影响到同侧腹部或肩部,呼吸、咳嗽、喷嚏等加重疼痛。其发病原因多与邻近器官和组织的病变,以及炎症、畸形、受寒和外伤等有关。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淤血阻滞、湿热内蕴、痰饮停聚等均可引起本病。肝气郁结者胁痛或左或右,以胀痛为主,每因情志变动而增减,伴有胸闷不舒,纳减嗳气等;淤血阻滞者胁痛如刺,固定不移,入夜尤甚,有跌仆损伤史等;湿热内蕴者胁痛如刺如灼,伴口苦、胸闷、小便黄赤等;痰饮停聚者胁肋疼痛牵引至肩胛,咳嗽喘满,吐稀痰涎水,胸胁胀痛等。按摩能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清热化湿,祛痰化饮,治疗各型肋间神经痛。

    【按摩疗法】

    1.肝气郁结

    (1)取仰卧位,上举病侧上肢,以拇指指腹或示(食)指、中指、环指(无名指)指腹沿患者胸肋间来回推抹3~5分钟。

    (2)取仰卧位,以拇指指腹端按揉章门、期门、日月穴各2分钟。

    2.淤血阻滞

    (1)取坐位,以前臂插入患侧腋下并抬高,嘱患者深吸气,另一手以手掌叩击患侧背部,再令其缓缓呼气,轻者疼痛可立即消失。

    (2)取坐位,以一手拇指指端持续按压曲垣穴1分钟,至局部有酸胀及温热感,然后轻揉2~5分钟。

    3.湿热内蕴

    (1)取坐位,以右手五指并拢作握拳状轻叩患侧肋间3~5分钟,然后以掌指推患侧,至局部皮肤发热,微红为度。

    (2)取仰卧位,以拇指指腹端按揉膻中、中脘、内关、外关、阳陵泉穴各1分钟,同时配合深吸气或咳嗽。

    4.痰饮停聚

    取仰卧位,以手掌摩中脘,顺时针、逆时针各60次,然后分开四指,指腹沿肋间由内向外呈梳状均匀有力摩动约1~2分钟,至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飞针 飞针 关注:0 内容:92

    肋间神经痛飞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

    本病属中医学中“胁痛”范畴。

    中医学认为,胁痛多因情志抑郁或暴怒,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痛;或因扭挫等损伤胁肋部络脉,瘀血内阻,胁肋部经气阻滞而痛;或为肝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火扰于胁肋,亦能致痛;或肝肾不足,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刺激部位:夹脊刺激线胸部段,局部阿是刺激区。

    寒滞肝脉加足厥阴经筋下肢段,肝经火盛加足厥阴经筋膝下至足部段、侠溪,邪犯少阳加项侧线、上腹部刺激区,痰饮内停加足阳明线、上腹中线、足阴线,肝气郁结加胸中线、足厥阴经筋膝下至足趾段,瘀血停着加膈俞、血海,肝阴不足加足阴线、背侧l线下胸段及腰侧1线,肝胆湿热加足阴线、上腹部刺激区、侠溪。

    针具选取:圆利针,丛针,三棱针。

    操作规程:夹脊刺激线、项侧线、足阳明线、上腹中线、足阴线、胸中线、背侧1线均行圆利针飞针刺激,局部阿是刺激区、足厥阴经筋、上腹部刺激区用丛针飞针刺激,膈俞、血海、侠溪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针灸临床 针灸临床 关注:0 内容:296

    肋间神经痛的针灸治疗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概述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神经走行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征,中医归属于胁痛范畴。西医学认为多由于邻近组织器官的病变、以及炎症、外伤、畸形等引起,也可见于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炎。中医学认为可由于情志抑郁,气机阻滞或饮食不调,湿热蕴结肝胆所致。

    辨证治疗

    分型 选穴 操作 实用小技巧
    肝气郁结 支沟、肝俞、期门、足临泣、行间 针刺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泻法,留针15-30分钟。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在手背距横纹寸处有“外关穴”,在小脚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是“足临泣穴”。指压这两处穴位,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就能去除疼痛。食法:马铃薯去皮200克,切碎绞取汁液加入已煮沸的牛奶250克中,加白糖15克拌匀,每日1次,每次1杯。
    瘀血阻络 膈俞、大包、京门、三阴交、蠡沟
    湿热内蕴 支沟、期门、阳陵泉、日月、丘墟、太冲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