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器具技法 器具技法 关注:0 内容:157

    腹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腹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密切联系,手三阴经分别络于大肠、小肠、三焦,手三阳经分别络于胃、胆、膀胱,足三阴经分别络于肝、脾、肾,这些脏腑均位于腹部,此外,足阳明经别“入于腹里”,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足太阴经“入腹”,足厥阴经“抵小腹”,任脉“循腹里”,任脉络“下鸠尾,散于腹”。所以,各脏腑病变在腹部均有一定的反应,针刺腹部穴位,可以通调脏腑气血,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操作方法】

    一、穴位定位

    穴位主要有5个。

    1.肩部位于胸骨下端6cm,正中线双侧旁开lcm处。

    2.胸部位于胸骨下端7~8cm处。

    3.颈部及后头部 位于胸骨下部2~3cm处。

    4.腰部位于脐下6cm处。

    5.下肢位于脐下7~8cm处。

    二、取穴原则

    腹针取穴一般根据病变部位取其相对应的穴位。

    三、操作

    以32号5cm(1.5寸)长的毫针,刺入1寸左右,得气后留针20分钟,间隔5分钟行针1次。

    【主治病症】

    主治落枕、肋间神经痛、肩部扭伤、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用腹针疗法。分别取相对应的颈部、胸部、肩部、腰部、下肢部穴。也可配合体针疗法。

    【注意事项】

    腹腔中脏器较多,故针刺时应做好体验,注意避开大血管及脏器,对肝脾肿大、胃下垂及膀胱充盈者,尤应注意。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