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黄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当归(去苗)三两,黄蓍、芍药,各二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治产后腰脚疼痛,不可转侧,壮热自汗,体强气短。
【用法用量】每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当归黄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当归(去苗)三两,黄蓍、芍药,各二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治产后腰脚疼痛,不可转侧,壮热自汗,体强气短。
【用法用量】每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大家都在搜:网站学习,学习知识
当归黄耆饮–《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
【处方】当归 ,白芍 ,黄耆 ,人参各6克, 升麻1.5克。
【制法】上药细切。
【功能主治】主治产后阴脱。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未收再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当归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当归(锉,焙),黄耆(细锉),芍药各30克 ,生姜(切,焙)75克
【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分作八服。
【功能主治】主治产后腰脚酸疼,转侧不得,壮热汗出,气短心悸。
【用法用量】每服20克,用水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当归黄耆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处方】当归 ,黄耆, 地黄, 川芎, 地骨皮 ,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疮疡,大小便已通,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发热者,加黄芩;烦热不寐者,加栀子;呕吐者,倍加白术。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当归黄耆汤–《魏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黄耆(蜜炙)2两,当归(去芦)2两,熟干地黄(洗)1两半,白芍药1两半,人参(去芦)1两,牡丹皮1两,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炒),甘草(炙)半两,肉桂(去皮,不见火)半两。
【功能主治】补诸虚不足,调营卫,退虚热,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当归黄耆汤–《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处方】白芍、厚朴、陈皮、川芎、当归、甘草、生地、黄连、黄柏、柴胡、茯苓。
【功能主治】产后乳内热,口舌无皮,大便不实。
【用法用量】本方名当归黄耆汤,但方中无黄耆,疑脱。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当归黄耆汤–《保命集》卷下
【处方】当归、黄耆、地黄、川芎、地骨皮、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疮疡,脏腑已行,而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1碗,煎至5分,去滓温服。如发热者,加黄芩;如烦热不能卧者,加栀子;如呕,则是温气侵胃,倍加白术。
【摘录】《保命集》卷下
当归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黄耆(锉)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桔梗(锉,炒)1两,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骨蒸,肺痿。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当归黄耆汤–《普济方》卷三五一
【处方】当归6分,黄耆6分,芍药6分,干地黄8分,白术8分,桂心4分,甘草4分,枣14个。
【功能主治】产后余疾,腹中绞痛,不下食,瘦乏。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8合,去滓,空心作两次服。
【注意】忌生葱。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一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当归黄芩芍药汤–《万氏女科》卷二
【处方】当归, 黄芩(炒),芍药(炒),黄连(炒),白术(土炒),枳壳(麸炒),茯苓 ,陈皮 ,生地 ,甘草各3克 ,木香1.5克 ,乌梅1个。
【功能主治】清热调气,养血安胎。主治妊娠痢疾,虚坐努责。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当归黄连汤–《已任编》卷三
【处方】当归、黄连、生地、银花、花粉、大力、荆芥、僵蚕、丹皮、灯草。
【功能主治】痘疮,色灰白而不痒者。
【摘录】《已任编》卷三
当归黄连汤–《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处方】当归(切,焙)3分,黄连(去须,炒)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3分,地榆1两,犀角屑3分,甘草(炙,锉)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后重下痢,赤白滞下,腹内结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1枣大,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当归黄连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当归(锉,焙)2两,黄连(去须)2两,木香1两,吴茱萸(汤洗,熔于炒)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诃黎勒(炮,去核)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寒肠热,腹胀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当归黄连丸–方出《圣惠》卷九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九六
【处方】黄连3两(去须,锉,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乌梅肉1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痢,心神烦渴,腹痛,胸膈滞闷。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九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九六
当归黄连丸–《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王氏方
【处方】芍药、当归、黄连、黄柏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热烦渴,赤白痢,腹痛后重,昼夜无度,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温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王氏方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当归黄凤蝶,又名茴香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
1、为害情况 以幼虫为害,于夜间咬食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剩叶柄和叶脉,也取食花与果实。该虫食量大,严重影响当归生长,降低产量。
2、形态特征
成虫:为大型蝶类,有春、夏型之分。夏型体长约25毫米,翅展90毫米,春型体略小。体黄色,背部有黑纹纵贯。前后翅均为黄色,外缘及翅脉为黑色,形成黄黑相间的斑纹。前翅基部黑色,散布黄色鳞粉。后翅亦有黄黑斑纹,后缘角有1赤褐色圆斑,周围排列着6个大小不等的蓝斑。
卵:淡黄色、球形。
幼虫:初孵时为黑色,3龄后变绿色,体长52—55毫米,头部有二条黑纹,胸、腹部每节背面有短黑横斑纹。
蛹:黄绿色或淡黄褐色,长形稍弯曲,头上有2个角状突起,胸背及胸侧也有1小突起。
3、发生为害规律 1年发生2—3代,以蛹附在枝条上越冬。来年4月上中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于5—6月,成虫于6—7月间羽化。第2代成虫发生于7—8月间,成虫白天活动,在当归叶上产卵。幼虫孵化后,白天潜伏在叶下,夜间咬食叶片,5—6月、7月下旬—8月为害较重,10月以后幼虫化蛹越冬。
4、防治措施
a 幼虫发生初期和3龄期以前,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捕杀幼虫。
b 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每周1次,连喷2—3次。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