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方剂C 中药方剂C 关注:0 内容:1807

    赤小豆散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赤小豆散–《圣惠》卷六十六

    【处方】赤小豆1合(炒熟),白蔹1两,露蜂房1两(烧灰),蛇皮2尺(烧灰)。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鼠瘘及出脓水,项强头疼,四肢寒热;蚍蜉瘘;小儿一切瘘。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赤小豆散–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赤小豆2-7粒,丁香2-7粒,麝香1钱(细研),瓜蒂2-7枚,青布灰3钱。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阴黄。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水调下,日4-5次。若取少许吹鼻中0,即出黄水,为效。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

    赤小豆散–《圣惠》卷六十六

    【别名】内消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1分,黄药1分,消石1分(细研),川大黄1分,木鳖子3枚(去头),猪牙皂荚5挺(涂酥炙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瘘结肿,常出恶脓水。热毒、风毒、气毒瘰疬。

    【用法用量】内消赤豆散(《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赤小豆散–《圣惠》卷六十

    【处方】赤小豆1两(炒熟),黄耆1两(锉),白蔹半两,赤芍药半两,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黄芩3分,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酒痔,大肠中久积热毒,下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槐子仁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赤小豆散–《圣惠》卷六十四

    【处方】赤小豆3合,糯米3合,松脂半两,黄柏半两(微炙,锉),白矾灰半两,莴苣子3合,黄丹半两(微炒),密陀僧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毒疮肿痛。

    【用法用量】用生油调涂,日2-3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赤小豆散–《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赤小豆(炒熟)半两,糯米(微炒)半两,吴茱萸半两(炒熟),黄连半两(去须),黄柏半两(锉),干姜半两,蛇床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恶疮人不识,多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以生油和如面脂,每用时,先煎槐枝汤洗疮令净,然后涂药,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赤小豆散–《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处方】赤小豆3合(炒干,纳醋中,如此7遍),人参半两,甘草半两(炙令赤色,锉),瞿麦穗半两,白蔹半两,当归半两(切,焙),黄芩半两(去黑心),猪苓半两(去黑皮),防风半两(去叉),黄耆3分(锉),薏苡仁3分,升麻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干湿疥。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以粥饮下,日2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赤小豆散–《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赤小豆1两,丁香1分,黍米1分,瓜蒂半分,熏陆香1钱,青布5寸(烧灰),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急黄身如金色。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即效。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赤小豆散–《圣惠》卷六十六

    【处方】赤小豆1两(炒熟),白蔹1两,牡蛎1两(烧灰)。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蜂瘘。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索豆散”。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赤小豆散–《疡医大全》卷八

    【处方】赤小豆1斗(略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初起即消,已成立溃。主治一切无名大毒。

    【用法用量】用黄蜜调敷,或葱汁、好醋、酒、菊花根叶捣汁、靛汁俱可调敷,中留一孔透气。

    【摘录】《疡医大全》卷八

    赤小豆散–《圣惠》卷九十

    【处方】赤小豆半两,猪牙皂荚半两,消石半两,黄柏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