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方剂A 中药方剂A 关注:0 内容:265

    安胎散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安胎散–《景岳全书》卷六十一

    【处方】熟地 艾叶 白芍(炒)川芎 黄耆(炒)阿胶(炒)当归 甘草(炙)地榆各3克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气血不足,腰痛下血,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上药加姜、枣,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一

    安胎散–《胎产新书》卷一

    【处方】 当归2钱,川芎2钱,白芍2钱,熟地2钱,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黄耆(炙)1钱半,甘草1钱半,阿胶(蛤粉炒)1钱半,地榆1钱半,半夏1钱,艾叶3分,姜3片。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安胎。主

    【用法用量】以米汤调送。

    【注意】半夏碍胎,宜少用为妥。

    【摘录】《胎产新书》卷一

    安胎散–《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生白术、黄芩、炒白芍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已外解,脾气虚馁,热乘虚陷,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生姜2片,大枣3枚,煎浓汁调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安胎散–《仙拈集》卷三

    【处方】 白术2两,黄芩2两,续断1两,白芍1两,当归1两,砂仁5钱,甘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 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童便调下。

    【摘录】《仙拈集》卷三

    安胎散–《胎产新书》卷五

    【处方】 人参5分,川芎5分,黄芩7分,当归头7分,白芍6分,黄耆6分,白术1钱,熟地1钱,蛤粉炒阿胶1钱,炙甘草3分。

    【功能主治】安胎气。主

    【用法用量】

    水煎,食远服。

    如腹痛,加杜仲(去粗皮,炒断丝),砂仁各5分;有忧怒郁结,加紫苏、香附各5分。

    【摘录】《胎产新书》卷五

    安胎散–《济阴纲目》卷八

    【处方】 白术1钱,当归1钱,黄芩1钱5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安胎。主妊娠胎动。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如腹胀,加神曲、麦芽各2分半;气虚泄泻,加人参3分、陈皮2分;潮热,加柴胡1钱;气上逆,加枳壳3分。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白术健脾生血,当归养血荣胎,甘草泻火缓急,条芩清热安胎。为散水煮,俾热化血荣,则冲任完固,而胎得所养,胎无不安,何胎动之有?

    【摘录】《济阴纲目》卷八

    安胎散–《广嗣纪要》

    【处方】缩砂不拘多少(和皮略炒,勿令焦黑,去皮取仁为末)、当归、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安胎易产。主因自高坠下,或为重物所压触动胎气,腹痛下血。

    【用法用量】如觉胎中热,其胎即安矣。

    【摘录】《广嗣纪要》

    安胎散–《痘疹金镜录》卷四

    【别名】安胎饮

    【处方】八珍汤去地黄,加黄芩、砂仁、香附、紫苏、陈皮、大腹皮。

    【功能主治】孕妇出痘动胎。

    【用法用量】安胎饮(《医方考》卷六)。

    【各家论述】《医方考》: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所以养血;黄芩所以清热;砂仁、香附、紫苏、陈皮、大腹皮,所以行滞。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四

    安胎散–《种痘新书》卷十二

    【处方】川芎、当归、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芩、陈皮、紫苏、砂仁、阿胶、香附、艾叶、紫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安胎。主

    【用法用量】加益母、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安胎散–《女科万金方》

    【处方】川芎、当归、白芍、茯苓、甘草、黄耆、白术、阿胶、地榆、艾。

    【功能主治】 胎动不安,或见血水,或纯鲜血,腰腹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2钟,煎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

    安胎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别名】安胎饮

    【处方】熟地黄(自制)5分,艾叶5分,白芍药5分,川芎5分,黄耆(炒)5分,阿胶5分,当归5分,甘草(炒)5分,地榆5分。

    【功能主治】妊娠卒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