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怎样防止五味子冻害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病害症状东北五味子产区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霜冻危害,轻者枝梢受冻,重者造成全株死亡。受害叶片初期表现不规则的小斑点,随着时间的延长斑点相连,发展成斑驳不均的大斑块,叶片褪色,叶缘干枯。发病后期幼嫩的新梢严重失水萎蔫,组织干枯坏死,叶片干枯脱落,树势衰弱。首先是气温的影响,春季五味子萌芽后,有时夜间气温急剧下降,水气便凝结成霜而使幼嫩部分受冻。霜冻与地形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冷空气比重较大,低洼地常比平地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也更长,有的五味子园因选在霜道上,或是选在冷空气容易凝聚的沟底谷地,则很容易受到晚霜的危害。

    发病规律:3~5月份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辽东山区每年5月份都有一场晚霜,此间五味子受冻害极其严重。不同的五味子品种耐寒能力有所不同,成熟期越早的品种耐寒能力越弱,减产幅度也越大;树形、树势与冻害也有一定关系,弱树受冻比健壮树严重;枝条越成熟,木质化程度越高,含水量越少,细胞液浓度越高,积累淀粉也越多,耐寒能力越强。管理措施不同,五味子的受害程度也不同,土壤湿度较大,实施喷灌的五味子受害较轻,而未浇水的园区受害较重。

    防治措施:

    1、科学建园,选择向阳缓坡地或平地建园,要避开霜道和沟谷,以避免和减轻晚霜危害。

    2、地面覆盖,利用玉米等秸秆覆盖五味子根部,阻止土壤升温,推迟五味子展叶和开花时间,避免晚霜危害。

    3、烟熏保温,在五味子萌芽后,要注意收听当地的气象预报,在有可能出现晚霜的夜晚当气温下降到1℃时,点燃堆积的潮湿的树枝、树叶、木屑、蒿草,上面覆盖1层土以延长燃烧时间。放烟堆要在果园四周和作业道上,要根据风向在上风口多设置烟堆,以便烟气迅速布满果园。

    4、喷灌保温:根据天气预报可采用地面大量灌水、植株冠层喷水来保温。

    5、喷施药肥,生长季节合理施氮肥,促进枝条生长,保证树体生长健壮,后期适量施用磷俐巴,促使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积累时间,从而能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喷施防冻液和磷钾肥,可预防2~5℃低温5~7天。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关注:0 内容:2214

    怎样防止耳朵进水发炎?

  • 查看作者
  • 刷新时间
  • 大版主
    筑基

    当我们在游泳嬉戏、洗澡洗头的时候,耳朵很容易会进水。洗发水、沐浴露等化学物质就会随着水进入到我们的耳朵。耳朵进水之后,水在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由于张力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另外,水的重力作用,使得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水不容易流出时因为副压维持着屏障两边的压力平衡。如果遇上较大的耳垢阻塞,水进入耳朵之后就更加难流出。

    耳朵进水之后,会出现听力下降、头昏等症状,让人十分不舒服。为了尽快把水排出来,有人就不顾卫生,直接用不洁的工具如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做对于天生娇弱的耳朵来说,很容易损伤耳朵和鼓膜,引发外耳道炎、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

    1.单足跳跃法

    将头倾向进水的耳朵的一边,用一只脚作为支撑,单足跳跃,同时用手拉扯耳朵,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向下顺势流出。

    这个办法简单易做,而且很快见效。

    2.活动外耳道法

    用手拉扯耳廓,或者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反复张口,使颞颌关节持续活动,就可以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水就可以从外耳道流出。

    这个方法主要通过改变水屏障稳定性与压力平稳性来达到让水流出的目的。这个方法还是比较科学的、有根据的,大家遇到耳朵进水的问题可以一试喔。

    3.外耳道清理法

    将消毒的脱脂棉或者细棉签轻轻地探进耳朵,当棉签碰到水,棉签就可以把水吸走。

    提醒各位,在使用棉签时要注意卫生,尽量使用木杆的,避免使用塑料杆的。因为塑料杆比较容易脱落,如果脱离在耳朵里,后果就会比较严重。

    4.躺睡法

    用平时侧睡的姿势侧躺在床上,然后把头侧向枕头砸去,耳朵里水由于惯性就会外面涌出。

    将头砸向枕头的时候要小心并且要注意力度。提醒各位,最好使用松软枕头,这样子头和耳朵受到的损害就会大大减少。

    防止耳朵进水后发炎

    耳朵进水之后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炎症,为了防止发炎,我们可以将等量的酒精和蒸馏过的白醋放入滴管,然后在耳朵患处滴几滴。为了使其能够到达惑处,可轻轻地将耳朵前后拉几下使耳道伸直。

    注意:这个方法不适用于鼓膜穿孔的患者。

    如果耳朵进水后真的发炎了,应及时到医院就医,不要再用棉棒等掏耳朵,不然如果感染严重会造成很多并发症。要是病菌破坏神经,很容易面瘫;侵入内耳,会造成眩晕;一旦进入颅内,可能引发脑脓肿、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在平时我们也要注意对耳朵的保健,那对于耳垢问题我们要怎么处理呢?大家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用滴管将几滴婴儿油滴到耳内,一天滴2次,连续滴2~3天,可使耳垢软化。

    2.若仍不能出来,可在小型球体喷水器里加些温水,将头侧向一边,轻轻地喷些温水,耳垢便能排出。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